人民網評:讀懂“靈魂砍價”背後的深意

降價別跟擠牙膏似的”“7和4連在一起真的不好,對於患者來講的話,真的不太吉利”……近日,一則醫保專家與東北藥企代表談判視頻備受網友關注。這讓我們想起了“再降4分錢行不行”,那個堪稱“靈魂砍價”的經典場面

價格談判是利益博弈,牽一髮而動全身。每一分價格變化,疊加龐大的患者基數,都意味着鉅額利益的調整,其難度可想而知。醫保專家一次次壓價,一次次將一款款藥品價格砍到最低,背後的努力和付出,讓人動容

談判成功率73.46%,119種藥品平均降價過半,多個抗癌藥以全球最低價上架……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成績單新鮮出爐的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清單,就是一份醫保專家擔當盡責清單。從一分一毛的“錙銖必較”,到成百上千的“大刀闊斧”,從大量的前期調研市場分析,到談判現場脣槍舌劍、以情動人,每一分努力,都體現着濃濃的人民情懷,每一分優惠,都是實實在在的實惠,都將轉化爲患者的幸福增量

談判考驗技巧,熱鬧背後更有門道。醫保基金是人民羣衆的“保命錢”,如何用好這筆錢,事關國計民生意義重大。既要考慮公平,也需兼顧效率。價格對應着成本、利益,更發揮着市場“指揮棒”的作用,患者負擔、醫保負荷、藥企發展都需要統籌納入考量。事實上,追求醫保基金的性價比,不是盲目壓低價格,不意味着讓企業無利可圖,而是讓企業得利保持在合理範圍。一次次談判,釋放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規模效應、聯動效應,擠掉價格中的水分,砍掉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患者、醫保多贏。而“一品一策”的招採政策、嚴格的追溯和懲罰機制等制度設計,更爲降價格不降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醫療保障具有公益普惠性質,有着兜底保障的功能。無論是新藥入列,還是藥價降低,擴容升級的國家醫保目錄讓患者受益面更廣、受益力度更大,這不僅有助於減輕羣衆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更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着重要意義。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也是醫療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醫療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生動寫照。從《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文件推進醫療改革,着力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從建設公共衛生體系,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到醫保目錄動態調整,從全面推進藥品帶量採購,到開啓耗材帶量採購試點,無論是啃下高值醫藥耗材“硬骨頭”,還是涉足分級診療“深水區”,醫療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減輕百姓醫療負擔的惠民利民指向愈發明顯。

健康是廣大人民羣衆的期盼和追求。以更大力度推進醫療改革,更加合理配置醫保基金,切實減輕人民負擔,不斷提升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讓健康成爲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