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電子業老闆 把茶油當精品做
▲茶籽每年僅在霜降及立冬間採收,《alive》團隊跟着神茶油創辦人徐永達跋涉到江西婺源一探究竟。採茶籽經常得爬坡或上樹,相當辛苦,當地人練就一身好功夫。 (圖/商業週刊/攝影李俊賢)
文/遊惠玲
茶油在臺灣不是新商品,卻以「精品」姿態重新現身。臺南「神茶油」實體店鋪日前開幕,身兼鴻鵠科技董事長及神茶油創辦人的徐永達,穿起復古的大紅西裝外套,夫人則身着正紅色旗袍,帶參觀者瞬間回到五○年代的臺灣。
徐永達的雄心壯志,就是要恢復那個家家戶戶親赴油坊打油的美好年代,消費者需要多少就買多少,用完再買,時時都有新鮮油可用。
大老闆浪漫的說:「把喝油想成喝咖啡,都是要喝新鮮的。回到那個年代,吃到的就是看到的油,沒有任何添加物,也沒有任何化學動作。」徐永達希望自家的茶油鋪能像星巴克一樣,處處都有,輕鬆就能買到新鮮油。
素有「東方橄欖油」之稱的茶油,在徐永達眼裡比黃金還珍貴。曾在大陸從事自動化科技業多年的他,透過友人引薦,認識了茶油,越鑽研、越覺得這油非比尋常,它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橄欖油還高,可減少心血管問題,再加上高冒煙點特質,也很適合烹調。讓他決定全心投身茶油製作的關鍵,在麗質天生的原物料「茶籽」。徐永達驚歎,茶籽的外殼硬如石頭,鳥不理、蟲不愛,因此種植過程也免用農藥或是化學肥料。
爲了找尋這份天賜的大禮,徐永達走過臺灣及大陸,終於在江西婺源覓到他要的原料。在這個講究在地原料的時代,外求是因爲臺灣茶籽產量有限,而江西及湖北一帶原本就是油茶樹盛產區,高海拔、四季分明的環境,少了工業污染。而有「長壽之鄉」美譽的婺源,在地人的日常食用油,就是自家榨制的茶油。
這位實事求是的制油人講究的,不只是原料,他甚至改革茶油的製作過程,對於生產品質錙銖必較,食材專家徐仲如此形容,「讓茶油從民生必需品提升爲『精品』。」
傳統茶油製作都會先進行焙炒,再做成油餅壓制取油,以增加出油率。徐永達認爲,榨油應像橄欖油一樣,全程採「冷壓」方式,才能完整保留油品的營養成分。爲此,他特別委請有德國求學及工作經驗的技術總監楊韶延,數度跨海直接找德國廠商合作,研發改良冷壓茶油的機器,整個過程反覆來回,就花上一年時間。
對於後端所有制程,徐永達樣樣吹毛求疵。使用訂製的色選機,去除黴變茶籽,之後還要再進行人工篩選;以純淨水清洗茶籽,日曬過程放在不鏽鋼架上做日光浴,傳統茶油工廠並不會這麼做。徐永達再三強調:「全部製程都是『物理』動作,沒有任何添加物或化學動作。」如此製作的茶油色澤清亮透澈,氣味不似傳統刻板印象中的茶油那樣強烈,反倒香醇芳美,直接喝順口舒暢,拿來烹調也不會搶了食物的味道。
在神茶油實體店鋪中,就能看到榨油、濾油等製程,整體環境舒適明亮,爲了保持油品品質,工作人員更是吹着冷氣工作。「這是在你眼皮子底下看到、做出來的東西,我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甚至在車間鋪地毯,3M的高科技地毯,不會掉毛,我就是要很乾淨。」
這位制油人的心願,就是要讓東方茶油也能像西方橄欖油一樣,成爲全球通曉的好油。高標準、高規格的製程,讓這金黃液體喝來滴滴安心,只是價格自然也跟着精品化,要比市面上一般茶油來得高了。
【 更多報導 】
一個20幾歲當爸的感悟:教養孩子只有一次機會,「晚點生」真的比較好!
爲什麼經濟艙又擠又小?絕對不是航空公司亂塞…副機師告訴你:飛機5大秘密
傳Line給朋友卻未讀未回?這4招一試就知道他是不是封鎖你
「過年前不能做愛,就離婚吧!我不想再吃虛情假意的團圓飯了...」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