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減班? 臺中市想調好校長救蚊子學校

▲隨着少子化的問題,許多學校面臨減班的問題。(圖/東森新聞資料照)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近來因爲少子化,許多學校面臨減班的問題,臺中市新到任的教育局長吳榕峰5日參加友善校園研習會,針對辦學有成的校長提出加薪的想法,把這些校長調去班級急遽下將的學校,代動士氣。吳榕峰認爲,校者就像企業的CEO,肩負辦學成敗,所以就算每個月加薪兩萬元,也不爲過。

據《聯合報》報導,吳榕峰表示,最近有幾所學校因學生飽和,申請增建校舍反觀也有學校年年減班,教室留着養蚊子。 最離譜的是,不到五年,班級數就少了一半,明顯非少子化而造成,是家長自己的選擇。

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則表示,要建立績效評鑑的機制,還有經費問題,這些都需要討論,而且國中小都是學區制,分散學生人數的問題,也不是這麼容易解決。副市長蕭家淇也認爲,校長加薪要考慮適法性,公務員薪資考試院覈定職等發給,不能隨便增加個人薪資,否則涉及貪污罪,目前可先針對招生弱勢學校增加設備資源補助。

臺中市教育理事長張旭政質疑,基於人性,願意接受挑戰的校長不會太多,除非有相關配套,另外,如果學校沒辦好,要不要減薪呢?

據報導,高雄市雅國中校長姜正明認爲加薪的構想,在邏輯上有很大的問題;他表示,一個學校會減班,不見得是校長辦學不力,而是因爲少子化的到來,換成一個教育主管單位認爲有聲望的校長辦學,照樣要減班,此外,照這個邏輯,一直增班的就是好校長、績優校長?減班的學校校長就是差的嗎?

高雄市校長協會理事長翁慶才表示,校園的成敗,不只是校長一人,校長不是救世主,用市場機制來論判學校教育,有失偏頗屏東縣牡丹國中校長王家瑞也認爲,校長辦學績效表現是來自學校全體,應是全校共享,而不是校長個人的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