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不挺自制 英特爾股價走弱

英特爾執行長辛格(Pat Gelsinger)21日宣佈,2023年上市的7奈米制程處理器晶片維持自家制造。他雖承諾英特爾其他產品將有更多委外製造,但投資人對英特爾堅持自制核心處理器的決定感到失望。

英特爾21日公佈去年第四季營收、獲利優於預期,並宣佈股息調升5%,使股價收盤上漲6.5%,但傑辛格的一席話讓股價在22日早盤下跌4.7%。

Edward Jones & Co.分析師波克(Logan Purk)說,投資人失望是因爲,有些人期待英特爾宣佈與臺積電擴大合作,但事實卻非如此。

英特爾自去年7月便開始考慮是否放棄自制晶片,改由臺積電三星電子等代工業者負責製造。英特爾上週宣佈威睿(VMware)執行長傑辛格將取代史旺(Bob Swan)接任英特爾執行長後,業界更期待傑辛格推動英特爾策略改革

傑辛格21日表示:「2023年上市的主要產品都將由英特爾自行製造。」他雖強調英特爾其他技術及產品將有更多委外製造,但要等到2月15日走馬上任後纔會發表更多細節

投資機構Bernstein分析師拉斯岡(Stacy Rasgon)表示,英特爾堅持自制旗艦晶片意味着公司必須投入更多資本,但她質疑傑辛格還沒有時間仔細思考這個問題

英特爾原訂21日盤後發表去年財報不料財報數據疑似遭到駭客入侵,迫使公司提前在盤中公佈。去年第四季英特爾營收年減1%至200億美元,但優於預期。去年第四季調整後的每股盈餘(EPS)1.52美元也優於華爾街預期。

去年因居家辦公潮帶動晶片需求,英特爾全年營收達到779億美元,高於前年的720億美元,也高於華爾街預期的754億美元。但因晶片需求集中在利潤較低的筆電晶片,導致去年淨利從前年的211億美元降至209億美元。

英特爾預期今年第一季調整後營收達到175億美元,每股盈餘1.10美元,雙雙高於分析師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