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模糊焦點的臺灣(楊艾俐)

前總統馬英九今(28)日上午參訪中山陵後,接受媒體聯訪。(藍孝威攝)

回臺兩個月,最大的感覺是,大家對非我族羣發生的困難,都是冷感、蔑視、漠視、反對。據我觀察,主要因素是臺灣對很多事物、很多人都是採取模糊焦點的做法及說法,始作俑者是媒體及社交媒體,也是爲虎作倀者。

本來一個民主社會應有多元的聲音,但是臺灣的多元已經達到是非不分的地步,不僅違背事實,而且違背公理正義,就以最近馬英九訪大陸祭祖之旅,反馬人士頻頻質問是否與大陸有暗渡陳倉之事,以馬英九的作風,他絕對是奉公守法、遵行憲法及現行法令的人,所以無此可能性。

馬英九訪問大陸,沒有受到高規格禮遇,大陸只有派國臺辦副主任接機,民進黨人士又批評他對中國卑躬屈膝。但是馬英九此行的焦點應該是中華民國卸任領導人在1949年後首次訪問中國大陸,是一個歷史和平之旅,該探討的是,他是否有達到促進和平的歷史任務。

同樣地,蔡英文爲鞏固邦交出訪中美洲,過境紐約、洛杉磯,在紐約哈德遜研究所演講,並計劃與衆議院議長麥卡錫及前國務卿蓬佩奧會面,雖然不如前陣子民進黨宣傳的如此盛大,畢竟有出訪比沒出訪好,反蔡人士也不必一味抹酸。

又如王建出來選總統,他參選最主要理念還是支持和平統一,這次總統大選,如果沒有支持統一的聲音,大陸會認爲統一無望,有更高機率對臺動武。很多人士一味抹紅,認爲他與大陸勾結,也有人持陰謀論,認爲他期待拖垮國民黨,讓民進黨上臺,中國更有理由犯臺。

日前來訪的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建議效仿中東歐國家,訓練百萬臺灣人手持AK-47步槍捍衛家園。AK-47步槍簡單好用,所以是美國大規模槍擊犯的首選,一旦臺灣很多人擁有這種槍支,將嚴重破壞臺灣社會秩序,乃至破壞臺灣的核心價值。而且等於是鼓勵臺灣打巷戰,要將臺灣打造成第二個烏克蘭。

美國現行策略是用臺灣拖垮中國,用烏克蘭拖垮俄羅斯,所以歐布萊恩此建議,是以模糊焦點的方式,掩飾美國犧牲臺灣,拖垮中國的意圖。而蔡英文還頒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給他,表彰他對臺美關係的貢獻。

在社會上模糊焦點的事件不勝枚舉,例如兩位高階女性都各有專業,但在彼此競爭的行業裡,媒體典型會下如此標題:「兩個女人的戰爭」。媒體應該鼓勵女性鍛鍊自己專業技能,如此標題扼殺了女人的成長。男人世界處處都是競爭叢林,世人及媒體從來不說這是「兩個男人戰爭」。

又如立委高嘉瑜被男友林秉樞毆打事件裡,雖然很多人爲高嘉瑜打抱不平,但後來媒體挖出她與前男友的事,甚至還挖出高嘉瑜家務不整,這種模糊焦點的報導有些內容甚至極不道德。

因應這個焦點模糊的社會,必須要思慮清明,什麼是核心議題、什麼是次要議題,讓自己的想法、做法乃至價值觀不至於也被模糊,如此才能在充滿雜訊的現代社會生存。

(作者爲國際新聞教授、傳記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