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元宇宙的巨獸陰影(楊艾俐)

網友戲稱,原本由臉書、蘋果、亞馬遜、網飛與谷歌組成的尖牙股(FAANG),以後要改稱漫畫股(MANGA)了。(摘自Meta臉書)

臉書公司改名爲Meta,宣稱要打造結合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及其他新科技的「元宇宙」。科技業者紛紛大讚其未來,科技業尤其半導體業會大受其益,理應是我國經濟的競爭優勢,但是其社會衝擊卻不能小覷,政府監管單位及學校、家庭、個人,都必須注意元宇宙帶來的負面效應。

美國四大科技巨獸亞馬遜、臉書、蘋果、谷歌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已引發壟斷世界的疑慮,美國國會多次大動作調查。社會評論家格洛威認爲,它們已宛如人體器官般主宰人類的生活,在未來若有任何變動,恐怕都將對全球造成不小的震撼。這些科技巨獸已經勢可敵國,政府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例如去年澳洲政府爲矯正搜尋引擎龍頭谷歌和臉書等美國科技業巨擘在網路廣告市場稱霸,及新聞媒體業因此蒙受損失等問題,決定立法要求這些企業在搜尋結果和動態消息提供生產成本高的新聞內容時,須付費給媒體,以促進競爭。

臉書卻先發制人,突然對澳洲用戶封鎖平臺上的所有新聞內容,既讀不到也無法轉貼,非但澳洲自己人讀不到本國新聞,國際也無法看到澳洲新聞,舉世譁然,逼得澳洲政府只能妥協這個法案。歐盟在過去十多年給谷歌壟斷搜尋引擎,總計開出82.5億歐元的三項罰款,而谷歌一路訴訟,今年第一筆才敗訴,將要繳25億罰款,而且還可上訴。

谷歌和臉書更從科技業,衍生爲全球最大的兩家廣告商。《紐約時報》報導,谷歌母公司「字母公司」今年的營收中,約8成來自廣告,包括谷歌、YouTube及其他產品。臉書的營收中高達9成8來自廣告收入。去年美國市場的數位廣告營收,谷歌佔28.9%、臉書25.2%、亞馬遜10.3%,是美國市場前三強,已佔數位廣告的65%,其他幾千家媒體共同才擁有35%市場。

臉書近年來頻頻受輿論、社會、宗教界指責,幫助鼓吹仇恨、分裂社會,散播不實訊息。創辦人祖克柏一直辯稱自己只是平臺,不必負任何責任。一個多月前,終於有個以「吹哨者」身分,揭發臉書弊端,由前任臉書專案經理、數據科學家法蘭西絲‧郝根提交,在遞交的文件裡指出,臉書身爲社羣網站龍頭,對於外界批評坐視不管,例如臉書平臺設計存有風險,讓全球各地弱勢社羣曝露於危險內容威脅。

臉書也明知,殺傷力大的事件因臉書散播,產生滾雪球負面效應,但主管置之不理,犧牲公共利益換取營利,在發展中國家其實更爲嚴重,臺灣自不例外,很多人都反應,臉書擅自關閉多人帳號,尤其涉及批評民進黨政府的人。而今臉書要決勝虛擬實境、擴增實境,說是以新科技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但是最終目的仍然是收集用戶資料,讓廣告客戶更能投放精準廣告,收取更多廣告費,就是一如雲計算、自動車、人工智慧等新科技。

在商言商,無可厚非,但是這些科技怪獸,一旦有新方向,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會有重大影響,臉書現在的每日用戶數爲18.2億,每月用戶數爲27.4億,每天有全球每天有24%人口造訪臉書,加起來家族產品包括Instagram、WhatsApp與Messenger,更是影響力驚人。

做虛擬實境,正面是可促進學習,例如地理課不止教乾巴巴的內容,講到哪個國家,學生就可身歷其境,例如講到埃及,就可親身體驗遊覽金字塔;政府官員尤其要體會民生疾苦,用元宇宙來身歷其境最好;醫生病人都可用此來改善醫病關係。

但是負面效應也無可估計,因爲這些都是歷史前所未有的新科技,而人類的慾望無限,最先吸引人的可能是人的初級慾望,如性、暴力、犯罪,社會心理學家金巴多教授出版《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路西法是聖經裡惡魔的統稱,這本書緣起於30年前,金巴多把一羣年輕的男性被隨機分配扮演獄卒或是囚犯,預計執行兩週實驗,觀察「情境力量」如何影響個人行爲,但是,這項實驗6天后就結束,因爲獄卒暴力行爲超過想像,而且多名囚犯情緒崩潰。「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可能都住着一個惡魔,在未來的某一天,你、我也都有可能不知不覺地做出自己都難以置信的行爲?」金巴多教授說。

最近流行世界的韓劇《魷魚遊戲》,其中暴力情節,已爲很多年輕人模仿,例如美國、比利時、澳門各種教育團體都呼籲學校要注意這種趨勢,有的政府已規定禁止,而臺灣《魷魚遊戲》情節也已經在校園裡上演,有國小在萬聖節前夕,由大人身着粉色工裝當殺手,還拿道具槍作勢射擊,學生全程目睹;也有教師看見小學生下課玩起「血腥木頭人」,用手中的紙槍「射爆」輸家。

一個電視劇就可掀起如此波濤,將來犯罪體驗處處都在臉書及遊戲上輕易可得。讓人很難辨清虛擬和現實的分別。現在已夠混亂的社會是否更混亂,加速性及暴力的衍生。

在時報出版社出版,石雷鵬所着的《我的努力,只爲自己的海闊天空》中指出,只要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願意放縱自己,就可以迅速滿足自己的各種低級慾望:看短片、玩遊戲、聊八卦等。什麼是高級的慾望呢?需要透過剋制低級慾望才能實現的,比如專業技能、強健體魄、好身材、財富、好名聲等,這些東西都要透過自律才能實現。而面對社交媒體所引發各種誘惑,在政府不能規範下,只有透過自律,才能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