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續推全媒體識讀教育 兩岸學者聚論素養教育再創新

▲ 與會學者貴賓合影留念。(圖/世新大學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世新大學的全校必修課程資訊素養課程」,由該校資訊傳播學系支援開課,資訊素養主要在於訓練學生個人能夠蒐集、評鑑及利用各種資訊的能力,6日世新大學提供學術對話平臺,邀集兩岸資訊暨媒體素養專家,帶來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一流高校的最新素養知識。

▼ 世新副校長清河分享數十年媒體教育經驗,呼籲全媒體識讀在融媒體時代的重要。

此次研討會主要討論資訊媒體素養評量標準教學實踐,世新大學陳清河副校長在致詞中,提醒所有與會者,全媒體識讀尤其在今日融媒體時代,更爲重要,並以其近40年電視媒體圈、從事媒體教育的經驗,點出跨媒體的媒體型態已改變傳統媒體產製者與消費者關係,媒體內容產製方式變化跨越單一媒體形式的全媒體蓬勃發展,這樣的融媒體型態,也讓原本是消費者的閱聽人,轉換爲內容創制者,而網路直播網紅當道,讓個人成爲擁有發語權的自媒體。另外,媒體新聞的產製也已非傳統新聞採訪新聞當事人、秉持客觀真實的新聞倫理而來,而是從瀏覽如PPT、臉書社羣媒體來創制新聞。

這些跨媒體型態的媒體新現象,早已不是以傳統媒體分類的媒體識讀所能涵蓋,陳清河副校長說「當消費者變成了生產者,『媒體識讀』也要跟着進化爲『全媒體識讀』」。2005年世新大學創全國高等教育先例,將媒體識讀定爲全校必修課程,今年(106)該校因應新媒體型態、再次領先全國高教,推出關照新媒體的全媒體素養(Omni Media Literacy),希望教導google世代的大學生擁有區辨真假新聞、判斷好壞內容、近用優良內容的素養能力。

▼ 與會者凝聽大陸智庫--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者的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