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抹藥5年零效果 護理師改塗「這食物」1周好轉

醫師分享治療溼疹妙招。(圖/翻攝自江守山醫師臉書

臺灣氣候潮溼,尤其夏季更是悶熱難耐,導致不少民衆患上溼疹,有時久久無法痊癒。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今(16日)在臉書透露,皮膚科在治療溼疹患者時,通常都會開立含有類固醇抗生素藥膏,但抹久了容易產生抗藥性,必須不斷更換藥物,其實只要塗抹「純蜂蜜」,就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症狀

「溼疹一定要塗類固醇嗎?」江守山今日在臉書粉專分享收治個案,一名79年次的護理師手肘部從5年開始長出溼疹,多年來陸續看過皮膚科、中醫,除了用過類固醇、抗組織胺藥膏,也嘗試過長期吃中藥改善,結果病情始終未見起色,直到他給患者塗抹一種「食物」,短短1周過後就明顯好轉。

《ETtoday新聞雲》報導,江守山表示,皮膚科給溼疹患者的處方,通常都是含類固醇或抗生素的藥物,然而隨着身體產生抗藥性,就必須換一種抗生素塗抹,因此他建議該名護理師在患部抹上「純蜂蜜」,效果立竿見影;醫師提到,國外研究多年前發現,蜂蜜有殺菌、抑制蟹足腫功效,現在已是癒合傷口的第一級處方。

江守山說明,當溼疹發作時,皮膚經常已長滿金黃葡萄球菌防水層也已失效,影響抗生素效果,因此可以考慮透過蜂蜜治療;醫生建議,患者可以在洗澡前敷上蜂蜜約30分鐘,約7天后就會有效果,但一定要使用純的蜂蜜,最好是在購買前仔細確認蜂蜜是否經過碳13同位素檢測,防止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