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提「浮動費率」買電…9民營電廠聯手拒絕挨罰63.2億提告 判決出爐

▲9家民營電廠聯合拒絕臺電協商浮動收購費率」,遭公平會開罰63.2億,北高行5/13判9家電廠勝訴免罰。(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記者羅志華臺北報導

經濟部爲解決臺電缺電、限電問題,於1995年起陸續開放9家民營電廠賣電給臺電,公平會於2013年,以9家電廠聯合抗拒臺電提出的「浮動費率」協商,開罰63.2億;9家電廠提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5月13日判免罰。

由於火力發電燃料成本浮動,臺電自2008年起向業者提出「購電費率隨利率調整機制」,但9家電廠均不同意,臺電認爲他們聯合拒絕協商「以拖待變」,依《公平交易法》提起訴願,公平會最後對9家電廠開罰共63.2億元。

北高行認爲,對9家電廠開罰63.2億的處分中,將「發電市場定義臺電公司與9家民營電廠,但實際上臺電還有向其他廠商買電,顯然原處分對「發電市場」的定義有誤,且9家電廠依照合約,只能把電賣給臺電,彼此間沒有競爭關係,也沒辦法說賣給別人價錢比較好,以此來要求臺電的收購價,且當初簽約已訂下臺電的收購費率,9家電廠不降價也不是甚麼「以拖待變」。

另臺電以3階段陸續跟9家電廠簽約,第2階段簽約的廠商,收購的費率遠低於第3階段的廠商,而臺電自2004到2014年,向費率較高的第3階段廠商買電,買得還比便宜的第2階段廠商多,更說明了臺電買電並不是以價錢爲考量,認定9家電廠聯合不降價,無涉《公平交易法》中所指的聯合行爲,判9家電廠勝訴免罰。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

買完機票驚覺成黑名單前機師臉書評飛安遭「終生禁運」怒告 結果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