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平潭北港華麗蛻變,從臺灣青年進村開始

福建平潭北港梯田夜景。(圖片來源:平潭網)

兩年多前,平潭流水鎮北港村,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現在年遊客接待量卻突破50萬人次,南腔北調縈繞整個村莊,村裡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陸續返鄉創業,村裡還成立了平潭北港旅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村民說,這些改變,從幾個臺灣青年進村開始。

借鑑臺灣民宿經驗 老村重獲新生

黛青色的花崗岩牆體,屋頂用紅色和灰色瓦片覆蓋,還有形態各異的鵝卵石,平潭流水北港村保留着當地最傳統的石頭厝建築風貌。

「我家鄉附近也有個叫『北港』的地方,因此來這裡倍感親切。」2016年,來自臺灣嘉義的林智遠第一次來到北港。「那時我在村裡只能見到一些老人和孩子,大多數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當時我就想,能否借鑑臺灣在民宿開發上的成功經驗,讓古老的村落獲得新生?」

2016年3月,林智遠和他的夥伴們來到北港村,向村民租下8棟石頭厝開始經營民宿。北港村的石頭敲擊起來發出的聲音,有時候老遠都可以聽見。林智遠到附近的君山上搬來幾個「石鑼石鼓」,用錘子輕輕敲擊便會發出悅耳的音符,這就是「石頭會唱歌」名字的由來。

經過兩年多經營,集民宿、文創、餐飲等爲一體的「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漸漸成爲兩岸文創交流的一個平臺,不少臺灣畫家和音樂人來此尋求靈感,交流創作,遊客也紛紛來旅遊休閒。

遊客的到來讓北港有了人氣,餐飲、攤鋪、民宿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北港村主任陳松柏介紹,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將北港定位爲文創村,在此建設兩岸共同家園文化創意聚落區,整合周邊的山、石、田、海資源,打造原生態海島漁村文化旅遊目的地。有關部門將「平潭臺灣創業園扶持措施」等優惠政策輻射到北港,讓臺灣青年享受同等待遇、得到更多實惠。目前,北港共有5個臺灣創業團隊,2家臺灣個體工商戶,常住臺胞37人。

對北港一見傾心 漂洋過海相聚於此

兩年前在「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王美珠即興唱了幾首自己創作的歌曲。「她的歌聲溫暖而有力量,我們需要這種感動。她的歌都是原創歌曲,每一首歌都有故事,很適合在北港這樣古老的漁村裡彈唱。」林智遠說,那一刻他就希望王美珠能留下來,加入這裡正進行的鄉村旅遊開發。

王美珠是臺灣布農姑娘,此前,她的足跡遍及烏魯木齊、大理、麗江……十幾年的漂泊,走走停停,王美珠終於找到適合自己創作和歌唱的地方——平潭。

風中旅行王美珠一家人演繹歌曲「我有一個夢」。(圖片來源:平潭網)

王美珠說,這裡很像她的家鄉花蓮,所以一見傾心。今年,她把自己在臺灣的四個孩子也接到了北港。

「我們像是漂流木一樣隨着緣分漂洋過海來的,而這裡是我們再次相聚的家鄉。」「我們的路是大地變化的氣候,好像空中的候鳥風中旅行,乘着風飛向遙遠的目的地,好像生命中註定要遇見春天的來臨。」……王美珠的歌聲經常會從君山上飄過來,「住在石頭厝裡,清晨看日出,傍晚聽濤聲;可見農家耕作,可聽燕雀呢喃」。這樣的生活狀態,讓王美珠的創作靈感不斷。在北港的日子,她會即興在石頭厝前唱歌,聽過的人無不爲她點贊。

「風中旅行」是王美珠在北港開設的手作工坊。工坊由一間舊石厝改造而成,風穿過石窗,搖曳着風鈴,仔細一看,掛在窗口的風鈴竟是由香檳瓶打磨而成。海上撿來的漂流木略經雕琢成了懸掛廳堂的別緻裝飾;廢棄的船錨與原木拼接成了一張古樸的大桌;玻璃棧道通向駐唱臺,歌聲隨着穿堂而過的海風繞樑不止。工坊還向來北港的遊客提供DIY手工體驗,包括玻璃彩繪、手工木頭項鍊、風鈴創作等。

在「風中旅行」工坊隔壁,是一間文創小鋪,店主是臺灣姑娘林宛靜。因爲愛情和江西男友一起在大陸創業的她,最初是作爲室內設計師被請到平潭參與民宿設計的,因爲熱愛大海,她很快就愛上這裡,並註冊了春吶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在北港的這家小鋪她取名「吶裡有風」,出售的產品很多就是出自她的設計。平潭石頭厝造型的U盤、風車、鑰匙扣、八音盒……每一件文創品都有着地道的平潭元素。

臺胞融入當地成新北港人 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

北港村有200多棟石頭厝,以前由於村民外出務工或搬走,不少石頭厝閒置。北港村委會統一租下閒置石頭厝,交由實驗區旅遊公司經營。目前,北港已簽約租出石頭厝57棟,已營業民宿42棟。平潭北港旅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運營部經理吳霆告訴記者,由於經營規範,以及遊客接踵而至,已經有100多名本村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

福建平潭北港民宿。(圖片來源:平潭網)

古風草堂民宿的發起人是平潭90後姑娘徐海英。上大學時她學的是設計專業,回鄉創業後,她學以致用,古風草堂就是她一手設計的。古風草堂的投資經營還有臺胞加入,大家分工負責、配合默契。如今,除了可以爲遊客定製北港到平潭其他小島的旅遊路線外,客人還可以在古風草堂學習書法、品茶、練瑜伽。

陳松柏告訴記者,以前北港村青壯年大多外出跑運輸業或漁業,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婦孺。現在旅遊業興起,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在從事與旅遊相關的服務業,賦閒勞動力得以重新利用,每戶年均增收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福建平潭北港文創部落。(圖片來源:平潭網)

2017年5月,在村級婦聯換屆選舉中,北港村吸收臺灣青年林宜臻、王美珠兼任村婦聯副主席。今年村委會換屆選舉,王美珠又當選村委會副主任。王美珠說,她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垃圾回收利用以及海邊圍欄建設,還想舉辦平潭獨輪車環島遊活動。「作爲新北港人,我們除了收穫成功的喜悅外,還有內心的感動。我們隔壁的老阿嬤已經80多歲了,膝蓋有問題,走路很困難,但每次做好吃的,都忘不了給我們端一碗。現在,臺胞能夠參與村委選舉,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個機會,爲村裡服務,也讓更多北港村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打拼生活。」(陳夢婕/福建)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