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體育文物、精神永留傳 體育署推動數位典藏

紀政秀出兩件奧運戰袍。(圖/記者潘泓鈺攝)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體育運動文化多元豐富,極具保存傳承價值,爲恐歷史文物日漸流失,教育部體育署自98年即着手推動體育文物數位博物館,於26日在臺北市西門紅樓北廣場舉辦「體育運動文化數位典藏徵集活動」,由西螺七嵌勤習堂李鑼村師父本土武術團體現場演出精彩傳統拳法套路兵器展示,鼓勵全民拿出壓箱寶,利用數位科技的保存,將歷史永續留存,成爲未來重要的文化資產

本次文物徵集計劃的5大分類包括學校體育、社會體育、運動賽會奧林匹克活動以及傳統體育,併爲各大領域推出吉祥物,期望爲計劃注入年輕活潑的力量,鼓勵社會各界主動的提出文物與文史資料。凡經專業團隊評估選定具保存價值之文物,將以數位典藏永久保存。

體育署林德福署長表示,臺灣體育史擁有近百年的文化,典藏計劃可以保存我國體育運動發展軌跡紀錄,除了文物徵集之外,同時也規劃訪談具有卓越貢獻體壇人物預計4年訪談人數將達100人,透過高品質的數位圖、文、影、音,將具典藏價值之文物儲存爲數位之檔案,提供給社會大衆,從事運動教育推展、學術研究與各項加值應用。

本次文物公開徵集計劃的搜整與典藏,第1年將優先啓動傳統武術類別,將具有精深武術與武德耆老進行人物訪談及文物數位化,陸續將針對公開徵集之文物進行數位典藏,民衆如有推薦的人物、書籍紀念品老照片剪報手稿錄音帶史料文物,請與委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聯繫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NEWS運動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