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融資方案 極氪成吉利轉型的新籌碼?

(原標題:擬收購資產技術、探索外部融資方案,極氪正成吉利轉型的新籌碼?)

極氪正成爲吉利汽車能源汽車領域中的重要押注。

7月2日,吉利汽車發佈公告稱,爲發展極氪品牌,極氪已訂立CEVT收購協議、浩瀚能源收購協議及寧波威睿認購協議,以收購研發、生產銷售電動汽車所需的資產及技術。

此前在6月25日,吉利汽車宣佈,因公司經營決策戰略調整,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決定撤回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同日,吉利汽車另一則公告顯示,將對旗下智能汽車品牌極氪尋求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

告別科創板,極氪品牌尋求外部融資、擬收購資產及技術,吉利是否是在謀劃更大一步棋?

多家券商分析稱,吉利汽車撤回IPO不會阻礙公司在智能電動化領域的佈局,相反還將促進其將更多的資源、精力聚焦於科技型公司極氪品牌上。

極氪訂立三項收購協議,並將探索外部融資方案

7月2日,吉利汽車宣佈,爲發展極氪品牌,極氪已訂立CEVT收購協議、浩瀚能源收購協議及寧波威睿認購協議,以收購研發、生產及銷售電動汽車所需的資產及技術。

其中,極氪將以約10.578億克朗的現金通過附屬公司收購CEVT的100%股權,以約人民幣900萬元通過一家附屬公司收購浩瀚能源30%股權,以及以人民幣8.607億元的現金代價認購寧波威睿的額外資本。收購完成後,CEVT將成爲極氪的全資附屬公司,極氪集團將擁有由CEVT開發的汽車及電動汽車相關技術,並從事生產及銷售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和電驅系統及其他汽車部件;與寧波威睿認購事項完成後,極氪及浙江吉創將分別持有51%及49%寧波威睿經擴大的股本。

吉利汽車在公告中表示,CEVT爲位於瑞典的汽車研發機構,擁有開發新能源汽車的完備研發系統,包括但不限於智能電動汽車的造型設計、軟件系統開發、硬件模塊開發、虛擬仿真技術研發以及提供智能移動出行技術解決方案。於CEVT收購事項後,極氪集團可加速極氪品牌汽車更新迭代的速度,併爲產品研發提供持續及穩定的技術支持。

浩瀚能源主要從事汽車充電設施及技術的研發、提供汽車充電服務以及運營汽車充電網點及網絡,側重於不同情況的充電服務開發,包括家庭、路途及移動救援。吉利汽車認爲,因客戶愈發注重汽車充電服務,投資汽車充電設施及技術爲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行業慣例,該等服務成爲向客戶提供更爲便捷及舒適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寧波威睿則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動力電池和電驅系統及相關部件以及提供售後服務。通過收購及整合寧波威睿,未來極氪可將獲得持續穩定的動力電池和電驅系統。

而在一週前,吉利汽車還對外宣佈了將爲極氪可持續發展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的消息。

6月25日,吉利汽車在港交所披露,因公司經營決策和戰略調整,決定撤回在A股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同日,吉利汽車發佈公告表示,旗下合資公司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極氪”)董事會已決議,將會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

2020年9月,吉利汽車提交上市申請,擬在A股融資200億元;並在28天內迅速過會,於2020年9月28日通過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審議通過。2021年3月23日,吉利汽車在年報中稱,回A事項仍有待向證監會辦理登記並獲得批准,方可作實。3月31日,上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覈。官網信息顯示,吉利汽車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依規需要補充提交。271天后,吉利汽車自行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

分析人士表示,科創板在實踐中正一步步完善相關規定,與此同時也在進一步標準化和嚴格化,整體科創板上市節奏放緩。吉利汽車主動撤回在A股科創板IPO,對其現階段影響不大。另一方面,取消與沃爾沃整體合併計劃、與百度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等動作使得吉利的體系更加龐大和複雜,此時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或有利於吉利後續重組上市主體和尋找新的上市時機。

記者注意到,在6月25日披露的公告中,吉利汽車也強調了集團業務運作良好,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不會對集團的財務狀況或營運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待有關條件成熟後,吉利汽車將積極推進人民幣股份發行上市工作。

華西證券分析認爲,應將吉利終止IPO和極氪尋求外部融資的舉動集合來看,這表明吉利正在積極補充彈藥用於加速電動智能轉型。

背靠吉利技術背景,極氪成爲新籌碼

儘管在科創板未能成功上市,但吉利並沒有放棄,全新品牌極氪也將爲吉利提供了探索更多融資的可能。

今年3月23日,吉利對外宣佈成立極氪,由吉利汽車、吉利控股集團(含員工跟投平臺用戶權益平臺)共同投資打造,其中吉利汽車持股爲51%,吉利控股集團持股49%。新公司計劃現金注資20億元,李書福出任極氪公司董事長,安聰慧出任極氪公司CEO。

“極氪是完全獨立的品牌,擁有全新的組織架構、團隊,會打造全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安聰慧曾表示,吉利不希望極氪的推出是存在歷史包袱的,因此採取了完全獨立的、輕資產的、互聯網化的模式運作。

高規格、高投入以及新運營模式,極氪品牌一經推出就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在極氪成立的24天后,基於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打造的量產車型極氪001(參數丨圖片)於4月15日正式發佈並開啓預售;同時極氪品牌宣佈將拿出4.9%的股份權益支持共創,以企業最高級別的形式鼓勵用戶參與到極氪的發展中。

安聰慧透露,極氪品牌的定位是用戶品牌,以股權的形式激勵用戶共創,其核心初衷就是要推動“極氪模式”的深化。在他看來,目前在電動智能化的賽道上,基本上是兩大選手,要麼是傳統的汽車企業,要麼是新晉的跨界者。極氪品牌希望能夠在這種競爭環境下,打造出“第三種模式”,走出第三條路徑。

平安證券發佈研報稱,極氪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比一般的傳統車企轉型更徹底,極氪以互聯網科技公司的運作方法運營,不帶有歷史包袱,擁有全新品牌、全新產品、全新組織架構、全新商業模式;比新進入者,極氪在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有絕對的優勢。

6月15日,極氪智能科技發佈消息稱,由於首款車型極氪001兩個月時間內的預售訂單遠超預期,導致2021年的可交付車型已全部售罄,即日起停止接收意向金。“原本我們預計今年的交付量大約是七八千輛,但是現在的訂單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安聰慧表示,未來三年,極氪品牌每年將至少會推出兩款產品,以應對不同的細分市場

隨着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全球汽車正迎來格局重塑的窗口期。不論是對吉利控股還是吉利汽車而言,極氪都是一個重要的籌碼,是整個吉利向科技公司轉型的關鍵,被寄予厚望。

“與其他傳統車企相比,極氪品牌有較強的技術積累和品牌塑造基礎。”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爲推動品牌高端化和抓住高端電動車市場發展的新機遇,吉利推出極氪品牌希望實現轉型突破,會走的更加堅決。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4月極氪品牌首款車型極氪001發佈時,其管理層就在媒體採訪中也曾表示,極氪的誕生不是市場跟風與資本運作,它承載吉利開拓純電動智能汽車新局面的使命;同時也會尋求資本市場的機會。

分析人士指出,預計極氪未來單獨上市可能是外部融資方案的重要選項之一。長期看,極氪的估值釋放空間巨大,有望帶動吉利汽車上市公司估值水漲船高。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吉利汽車公告極氪品牌尋求外部融資的當日,吉利控股集團與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政府簽署了極氪智能電動汽車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極氪全球總部落戶寧波,將圍繞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羣建設,聚焦發展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汽車關鍵零部件等重點領域。

戰略聚焦電動智能化,吉利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2020年6月,吉利汽車曾表示,擬在科創板上市是爲了補充公司在“新四化”等戰略發展方面需要的資金,旨在加速科技轉型。事實上,爲應對汽車產業變革,吉利一直在謀求向全球型科技企業轉型。

今年2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內部講話中提到:“基於全球汽車產業變革及應用環境變化,吉利正在制定‘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

具體來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一方面將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還有小排量節能汽車。其中,90%左右是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是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二將主攻純電動智能汽車,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據悉,吉利、領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未來主攻節能、插混、混動等領域,屬於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的第一部分。幾何、極氪主攻純電領域,屬於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的第二部分。

除推出“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外,進入2021年以來,吉利更是以一系列密集的動作昭示着其希望在日益洶涌的新能源汽車浪潮中儘快佔據一席之地。先是官宣與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基於SEA浩瀚架構和百度積累多年的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優勢打造全新的電動汽車。隨後,吉利控股集團官宣與富士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50:50股比成立合資公司,爲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和定製顧問服務,並探討由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爲法拉第未來提供代工服務的可能性。

吉利汽車集團還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化新業務等領域展開合作;吉利控股集團與瑞士區塊鏈技術公司Concordium以80:20的股比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向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中國客戶提供基於區塊鏈平臺的商業模式和分佈式應用

此外,今年2月,吉利汽車還宣佈與沃爾沃汽車達成最佳合併方案,將在保持各自現有獨立公司架構的同時,雙方將圍繞汽車新四化前瞻技術,在動力總成、三電技術、高度自動駕駛等業務領域進行合併及協作,具體包括合併動力總成業務、共同開發下一代純電動專屬模塊化架構和高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擴大聯合採購範圍和規模,以及在海外銷售渠道和售後網絡領域等。今年3月,吉利對外宣佈成立極氪品牌。

密集的動作讓外界看不懂吉利的戰略之時,吉利方面對外表示,這些佈局均是爲了未來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現在對各家傳統車企來說都是一個轉折期,對外合作可以取長補短。但最關鍵的是,無論是企業自己推出的品牌還是和其他公司建立的合資品牌能否堅持走下去,企業最終還是要靠實際產品去支撐發展。崔東樹也提到,極氪品牌推出的時間相對較晚,高端化需要一定的產業鏈支撐。目前來看,未來吉利還要在電動車總體規模上有所提升,同時把高端品牌做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