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探搜-兩因素壓頂 美元2021走貶值之路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陳得能

2020年歐元兌美元走勢

凡是過往,皆爲序章。因爲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世界在2020年走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經濟曾經陷入二戰以來最嚴峻的衰退困局,美元指數(DXY)在3月曾經上衝至102以上,但隨着疫苗面世,經濟露出復甦的曙光,指數上週跌破90水平,即從2020年高點回調近12%,我們認爲美元已經走在貶值之路上

回溯2020年首季,疫情導致各國經濟活動大規模停擺,企業大規模召回美元以應付流動性需求,美元融資市場高度承壓。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高漲,資金迅速涌進傳統的避險資產—美元,美國聯準會(Fed)在3月緊急降息至接近零,加上通過各項借貸便利計劃目標穩住實體經濟及人們的信心

儘管美國經濟增長從第二季收縮31.4%,大幅反彈至第三季的增長33.4%,但疫情還未出現拐點,就業市場依然脆弱。Fed在2020年最後一個貨幣政策會議上,釋出聯邦基金利率在2023年前保持不變的信號,並將維持每月購買資產至少1,200億美元,直至就業及通膨體現重大的改善。

美國利率優勢不再

Fed步步爲營,但疫苗確實爲世界帶來了希望,全球經濟困境2021年有望扭轉,此外,美國新任總統拜登1月正式入主白宮,被寄予厚望能重塑全球貿易格局。2021年看來跟2020年截然不同,許多因素利好全球經濟形勢,卻不利於美元的前景

首先,當全球經濟重回增長的軌跡,美元的避險需求隨之消退。即便投資者情緒受挫,但市場上有其他更穩健的避險資產選擇。自2017年至2020年初,獨特的安全特質及相對高的利率優勢一直支持美元的漲勢

不過,Fed已經表明,即便通膨升逾央行目標2%,還是會保持利率在低位。在通膨上升時維持低利率,意味着實際利率繼續走負,這往往引導美元貶值。在這個週期,兩項基本面驅動因素都不利於美元,一是購買力平價,另一是利率平價。

另外,隨著白宮改朝換代,美國過去幾年加徵的關稅,或許將由其他政策選項所取代。正如古典經濟學理論所言,關稅支持了美元走強,在過去幾年大幅削弱中國、墨西哥加拿大等貿易伙伴的貨幣。投資者此前僅憧憬美國削減關稅,已顯著帶動人民幣等貨幣升值。

赤字牽絆 美元承壓

此外,長期投資者過往持有極高的美元倉位,而我們認爲這種情況即將終結,加上美國經常帳及財政雙赤字將令美元承壓,這些長期導致美元走弱的因素在可見的未來似乎都難以改變。

全球經濟正處於正常化關鍵節點上,形勢發展有利於出口型貨幣,以及部分新興市場及週期性大宗商品生產國貨幣。此外,除了日圓,我們預期G10國貨幣兌美元在未來12個月走高。

不過,匯率趨勢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成形,因此,儘管貨幣在突破重要技術位後,如歐元及英鎊分別爲1.20及1.35美元,投資者需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纔有信心在歐元及英鎊漲破1.25及1.38美元后仍然繼續買進,兩者2021年末目標分別爲1.27及1.4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