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社區篩檢「混合採樣」…20個樣本放1瓶中 官方:可以保證結果!

武漢計劃10天檢測1100萬人 。(圖/路透社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武漢日前開始全城大篩檢,10天要檢測1100萬人,前幾日剛被曝光社區疑似利用篩檢偷個資,昨日(18日)再次出包。網傳一則影片顯示,武漢江岸區一個疑似檢測點桌子放置有兩個小瓶子,瓶子內竟分別裝有多支已經取樣的棉籤,有民衆稱「20個人1個瓶子」,直接「混合核酸檢測。

據《澎湃新聞》報導,5月18日,還有一段影片中,一位女民衆拿着2個裝有棉籤的瓶子,向圍觀民衆展示。

武漢市江岸區盛世東方社區附近一間商鋪工作人員5月18日15時許下午透露,她已經在當天1點多做過核酸檢測,在檢測點出示身分證、做登記,隨後漱口準備檢測。她隨後看到,檢測點工作人員用棉籤取樣後,將棉籤放在一個盒子裡。在此之前,盒子裡已經有多個取樣的棉籤。

該商鋪的工作人員表示,她之前在網上看到過「混檢」的方式,「我覺得這是在加快檢測速度,能理解這種方式。」不過,居住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徐姓民衆則表示,1個禮拜內,他已經做過2次免費核酸檢測,兩次均是「一人一瓶一碼」,非前述混合樣本核酸檢測。

▲武漢江岸區出現混合樣本核酸檢測。(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武漢江夏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也稱,他們區域均採取「一人一碼」核酸檢測。4天前,5月14日,武漢市部署全市範圍內開展集中核酸檢測。近期武漢發佈的《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動態》顯示,5月14日當日全市核酸檢測72791人次,5月15日當日全市核酸檢測113609人次。而此前的5月12日和5月13日當天,全市分別有42618人次、67026人次核酸檢測。

針對前述混合樣本核酸檢測一事,18日下午,武漢江岸區後湖街道辦事處宣傳辦一名工作人員證實,他們所屬轄區存在單管檢測、混合檢測的情況,「據我瞭解,(混合檢測)在方案裡屬於一個合理的方式。」

18日16時48分許,江岸區衛健委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也表示,採取混合檢測方式是根據武漢市衛健委下發《全市加強核酸檢測加快篩查無症狀感染者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的。「它首選的就是混檢,」他說,採取混檢方式是需要提高核酸檢測速度,但是採樣都是「一人一採」。

江岸區衛健委疾控科一位工作人員也證實,按照武漢官方下發的文件,大部分人篩查採取「混檢」的方式,以加快檢測力度,「肯定(做過預試驗)的,可以保證檢測結果,」該工作人員說,「市裡敢發這個文件說明是能保證檢測結果的前提下,纔敢加快效率,我們不可能一味地追求效率而不追求結果的,不可能亂來。」

對此,有網友科普,「混合採樣,就是說把待檢測人員分組,樣本混合後檢測,如果沒問題,就是這一組人全部都沒感染;如果有問題,再把這一組人挨個檢查,如果20人一組,1千萬人就只用做略多餘50萬次分析了,這個算法還挺巧妙的。」不過,也有網友質疑,「這樣靈敏度夠不夠,會不會混合下去,病毒數量不夠,檢測不出來?」

►戴口罩也要記得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