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外資年底進補金融、權值股

文/方亞申

隨着近兩個月國際股市多頭,外資持續買超臺股,而標的主要集中在何處?對於年底前臺股操作仍具有一定參考性

隨着近兩個月國際股市多頭,外資也持續買超臺股,而標的主要集中在何處?對於年底前臺股操作仍具有一定參考性。這次外資大規模持續性買超臺股,從八月二十八日開始,近兩個月外資買超臺股約兩千億元,規模相當大,也算是替第四季往常股市旺季當推手。

分析近兩個月外資大規模買進臺股內容,佔權值約五成的電子股並非主要重心,當然市場聚焦的臺積電、日月光仁寶金寶廣達英業達臺達電以及部分蘋果相關股可成、瑞儀加上節能的億光、晶電、新日光等,都在買超名單

下游代工部分,其中外資大買仁寶,主要可能是轉投資拖油瓶威寶有機會賣掉,如此每年可減少提列業外虧損,金寶題材類似,兩者都被外資力拱。不過電子代工業永遠在搶對方訂單毛利率也低,外資買超廣達、英業達皆視爲階段性回補。

節能題材可注意

再來就是節能部分,LED的晶電、億光、新日光、昱晶等都有部分買進。其中太陽能中國政策吸收多餘產能,明年供需可望平衡。

若從業績上來看,其實包括昱晶、新日光以及上櫃買超最多的茂迪第二季已開始轉虧爲盈,而第三季營收幾乎下游電池廠都是每月登高,這股氣勢似乎有向上蔓延至矽晶圓,外資也買超中美晶。

當然這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合併臺達電旺能的新日光,如今已超過茂迪成爲臺灣最大電池廠,由於有經濟規模,一旦產能好轉,獲利跳升速度也將加快,有法人預估明年EPS將挑戰四元,可密切注意股價是否有機會向淨值兩倍反應

事實上,今年中國及美國太陽能族羣,平均漲幅超過三倍,臺灣則不到一倍,是相對偏低的!

至於臺達電及光寶科業績穩定,只要外資回補臺股一定會買進,只不過臺達電外資持有比重高達七六%,加碼空間有限。

外資加碼電子股對象其實較爲有限,業界前幾名者,外資持股比重都很高了,這也就是爲何電子股對推動臺股力道逐漸有限的原因

至於外資這兩個月調節的電子股以面板羣創、友達及彩晶爲主。面板還是得看明年以後智慧電視及4K2K推動的情況。(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