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製造事業部掛帥 敦吉華麗轉身

敦吉成立已將近邁入四○年,以IC通路起家代理日立、富士通瑞薩日系產品線,但近幾年積極轉型,使得旗下製造事業已成爲集團主要的獲利來源。

【文/謝易軒

電子大廠敦吉歷經多年調整,已轉型爲提供完整且獨到製程技術服務廠,併成功囊括多個國際品牌一線客戶,在根基扎穩後,預料今年在受惠於雙鏡頭在非蘋滲透率持續拉昇,加上供應蘋果iPhone連接器出貨放量,加上車載電子同步發功下,獲利可望改寫歷史新高,每股純益估逾四.六元。

敦吉成立已將近邁入四○年,是一家老牌電子廠,旗下分爲製造、驗證、代理等三大業務,由於敦吉因以代理日立、富士通、瑞薩等日系產品線起家,過去營收、獲利多半貢獻自代理業務,因此一直被市場歸類在IC通路族羣

提升製造業務獲利

敦吉去年合併營收一二○.○五億元,年增八%,營業淨利五.二五億元,稅後純益三.九七億元、年增一.五三%,每股純益三.七元,較前年三.五二元提升,並通過董事會決議去年盈餘擬將每股配發現金股利二.六元,配發率高達七成。

分析敦吉營運,隨着董事長鍾正宏帶領敦吉成功轉型,可以看到至去年,已連續第三年全年獲利將近六成的水準貢獻自制造業務,而驗證業務的獲利貢獻比重也都超過兩成,相形之下,通路的營收比重已大多降至兩成以下,顯示出這間老企業已成功脫胎換骨,並就緒以嶄新的面貌迎向下個電子世代。

晶圓代工廠臺積電一直都是臺灣電子產業的典範,而過去敦吉也一直把臺積電當師父,整個轉型的主軸就是要成爲一個能提供完整且獨到製程技術的服務廠,而經過多年的調整,在製造業務上已經達成人力節省、垂直整合、關鍵零組件自制的目標,將會是敦吉今年營運成長的主力。

敦吉在製造業務方面的策略很簡單,做的一定是大公司不會想進來做、小公司又做不來的東西,目前產品包含繼電器天線模具成形衝壓變壓器、POE、VCM塑膠件等。

VCM塑膠品持續放量

舉例而言,敦吉七年前在一條繼電器的產線需要八五個人,月產量大約百萬顆,經過自動化生產設備導入,及透過研發達成零組件自制比重達九成的垂直整合下,如今敦吉一條繼電器的產線只需要不到二○個人就能達成同樣的月產能。

在模具成形方面,敦吉廈門廠擁有八萬小時的模具產能,成型機臺高達一四○臺,遙遙領先競爭同業,加上自動化設備自制、組裝設備自制的優勢,讓敦吉這幾年做足了基本功,對手需要花費二五秒生產的東西,敦吉只需要八秒就可以,這樣的競爭利基,讓敦吉今年獲得一線國際品牌大廠青睞,接單絡繹不絕。

敦吉今年在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的天線以及防水連接器已經再度獲得蘋果青睞,導入其預計於下半年將推出的新款智慧型手機iPhone 8,而VCM塑件產品部分也間接供應市場上主要國際品牌及中國品牌廠。(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29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