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人才既要引得回又要留得住

政策多些精準幫扶,培訓多些精準服務,讓更多鄉村振興人才引得回、留得住,在農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

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畢業劉沈廳,沒有選擇留在城市,而是返回家鄉四川眉山市山村,承包土地種起水果。三年時間,他通過自學掌握了種植新技術,幫助鄉親們解決了技術難題,還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搭建數字農業服務平臺,把家鄉的土特產賣到全國各地,幫鄉親們解決增產難增收的後顧之憂。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像劉沈廳一樣,加入了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這些新型職業農民開得了新農機、用得了新農技、幹得了新農活,他們懷揣着幹事創業夢想,把青春汗水揮灑在希望的田野,把現代理念、先進要素注入傳統農業,用新知識、新技術深耕腳下的沃土。他們帶着鄉親們一起致富增收,給一個又一個鄉村帶來改變。

筆者採訪過的一位新型職業農民說過這樣的話,“創業環境越好,我們的勁頭就越大。”近些年來,各類強農富農政策扶持不斷強化,各類創業指導服務不斷完善,鄉村的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提升,各地農村的創業創新環境得到持續優化。與此同時,農村新產業業態大量催生,創業創新的空間不斷拓展,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才向鄉村流動。2019年全國返鄉入鄉人員已經達到850萬人,3100萬人在鄉創業。不斷擴大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已經成爲鄉村發展的重要力量,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着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振興。從人才需求看,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未來5年,全國農業經理人需求150萬人左右,無人機駕駛員需求100萬人。從人才帶來的社會效益看,每個創業主體平均能帶動6個農民就業。因此,鼓勵更多人才返鄉在鄉創業,投身現代農業發展,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才能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勁的新動能

讓鄉村擁有更多的振興人才,既要引得回,也要留得住。從總體看,目前我國仍處於人口由鄉村向城鎮集中的階段。實現鄉村振興,要處理好人才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係,建立一整套制度體系,讓願意返回來、留下來的人都能在鄉村找到適合自己幹事創業的舞臺。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留住人才,都既要在“培”上下功夫,不斷創新培養方式、拓展培養渠道、完善培養機制;也要在“育”上做功課,堅持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給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先保障,真正讓務農成爲一份有吸引力的職業。近幾年,農業農村部持續加強農民教育培訓,每年培養100萬懂技術、懂管理的高素質人員,這些本土“能人”已經成爲鄉村振興人才的重要組成力量。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希望人才扶持政策多些精準幫扶,教育培訓多些精準服務,因地制宜引進和培養更多鄉村人才,讓這些新型職業農民在農村的廣闊天地大顯身手,共同成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