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竹升面、波記燒鵝、百年蛇羹還未登臺就被搶購一空

波記坤記蛇王芬三家必嘗香港小吃端出拿手菜

記者蕭婉寧臺北報導攝影

許多饕客對香港小吃讚譽有加,不管是燒鵝、煲粥還是甜品,都讓吃過的人回味無窮。君品飯店23日特別引進三家在香港本地大排長龍的特色店來臺,包括「波記燒臘」燒鵝、擁有百年曆史的「蛇王芬」蛇羹及傳統手打面「坤記」竹升面,3家香港巷弄小吃在臺灣都能一次吃到。不過君品採套餐餐點4/24~4/27由香港師傅掌勺,推出一套1980元+10%包含燒鵝、太史五蛇羹、鮮蝦雲吞餛飩、姜蔥焗生蠔等,目前已銷售一空

波記燒臘位於西環皇后大道西425號的「波記燒臘」,開業至今已超過40年,燒鵝每日限量18只、燒鴨限賣60只,燒肉也只選較爲軟嫩的腩肉,若要品嚐必須得在下午2點前,熱門程度可見一斑。

淋上滷汁後的燒腩肉、燒鴨、燒鵝看來可口。

「波記」老闆吳偉雄表示,燒鵝選用的是6斤重的鵝,這樣的脂肪和肉的比例烤出來最好。大多數的港式燒臘所使用像是八角、花椒乾料塞入鵝或鴨的體內烤,波記特別的是用的是溼的醃料塞到肚子裡入味,所耗費的時間就是一般的兩倍以上,在香港「波記」一份燒臘的價格40元港幣左右(約臺幣160元)。

蛇王芬蛇羹另一家香港小吃則是在香港已傳4代,超過百年的「蛇王芬」蛇羹,現址在香港中環閣麟街30號,店內最出名的就是「太史五蛇羹」,使用飯鏟頭、過樹蓉白花蛇等五種蛇肉製成。

▲蛇肉羹喝來沒有腥味,蛇肉口感有點像魚肉

「蛇王芬」老闆吳翠寶說,這碗蛇羹非常費時費工,需要先清除蛇內臟,將整隻蛇和老雞金華火腿豬頭顱骨等一同入水煮,待蛇肉八分熟後再撈出拆肉,再將拆下的蛇骨繼續與高湯熬煮10~12小時才能完成湯底,還要加入紹興酒鮑魚花膠、火腿等。品嚐時還可加入檸檬葉、新鮮菊花、薄脆一起食用味道更佳,在香港一份「太史五蛇羹」港幣95元(約臺幣375元)。

竹升面最後一道則是源自清末廣州的竹升面,坤記竹升面的老闆李世糧說,竹升面的材料很簡單隻有面粉、雞蛋鹼水,但制面的方法太過繁複,使得在五十年代後期竹升面幾乎銷聲匿跡。

▲竹升面細但脆口有嚼勁。

雖然只在香港開業三年多,卻是年年得獎,甚至在2013年被評選爲全港最受歡迎的麪店第一名。竹升面需要完全以手工製作,從揉麪到打面,坐在6尺長竹竿上須打足半個小時,反覆打六四,每天至少要打三次,以井字型壓面才能增加面的密度及韌度

經過手工打的竹升面吃來很富嚼勁,好吃的麪湯頭也很重要,使用廣東大地魚和蝦頭甘草胡椒粒等材質慢熬3小時,再浸泡至隔天,湯頭鮮甜自然不在話下,在香港鮮蝦雲吞竹升面一碗港幣50元(約臺幣200元)。

▼坤記老闆現場示範竹升面製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