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月的陸元首外交 意涵重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網)

中外元首二月份外交互動時間序。(新華社

2月適逢中國傳統佳節春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元首外交繼續在「雲」端密集展開。包括:主持視頻會議、通電話、致信函......從雙邊關係到區域合作再到全球發展,2月的中國元首外交層次鮮明,意涵重大。

雙邊關係:指明方向 聚焦合作

新華社報導,中美兩國元首2月11日除夕當天通話,向世界釋放積極信號。中美合作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雙邊關係如何發展,元首外交發揮關鍵的引領作用。

習近平表示,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重要關口,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是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兩國應該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並且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美中兩國應該避免衝突,可以在氣候變化等廣泛領域開展合作,美方願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開展坦誠和建設性對話,增進相互理解,避免誤解誤判。

在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的通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2020年雙方5次通話,促進了中法關係良好發展。新的一年裡,雙方要再接再厲,發揚拓荒牛精神,攜手推動中法關係得到更大發展。

「推動中越關係行穩致遠」「中埃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動中哥關係得到新的更大發展」,着眼後疫情時代,習近平主席同多國領導人表達繼續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的誠摯意願。

「越方願同中方深化政治互信」、「進一步提升埃中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哥方歡迎更多中國企業赴哥倫比亞投資,希望同中方共同規劃好未來40年關係發展」,多國領導人積極迴應,表示願意與中國推動務實合作、深化雙邊關係。

區域合作堅持原則 凝聚合力

2月9日,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成功舉行。這是2021年中國首場主場外交,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建立以來舉行的最高級別領導人會晤,也是在全球共同抗疫背景下舉行的重要國際多邊活動,引起各方矚目。

回顧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9年間取得的成就,習近平主席總結4項合作原則:「有事大家商量着辦」、「讓合作方都有收穫」、「在開放包容中共同發展」、「通過創新不斷成長」。

1月,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多邊主義要義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辦。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成功,正是多邊主義的生動實踐。中國支持和踐行多邊主義,獲得廣泛認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中歐整體合作的一部分。2020年,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簽署,中歐關係在疫情中繼續前行。

下階段,中歐還將有一系列重要政治議程。在同馬克龍總統通話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方相信,歐洲發展壯大有利於多極化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有利於中歐兩大力量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多種全球性挑戰

對非合作是中國對外合作的重要部分。過去的2020年,中非相互支持、共克時艱,各領域合作持續推進,向世界展現了中非關係的高水平。

2021年,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會議預定在塞內加爾舉行。向第34屆非洲聯盟峰會致賀電時,習近平主席表示:「中方願同非方一道,凝聚戰略共識,推進抗疫合作,全面落實論壇北京峰會成果,推動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爲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不懈努力,造福中非人民。」

全球發展:應對挑戰,着眼未來,抗疫仍是世界面臨的最緊迫任務

「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帶來深遠影響。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各國以前所未有的團結協作共同應對。」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出呼籲。他承諾,「中國願繼續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有關國家提供疫苗,爲推動疫苗作爲全球公共產品、促進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和使用作出貢獻。」迄今中方已向5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新冠肺炎疫苗援助。

此外,關於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發展,習近平主席多次談到「綠色」,「着眼綠色發展,打造面向未來的合作動能」、「我們要堅持『綠色共識』,堅定不移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動員更多國家參與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深化綠色經濟、清潔能源等領域交流合作......習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倡議,獲得國際社會積極響應

馬克宏總統表示,法方願同中方繼續就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密切協作。法方支持中方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與會各方表示,願同中方推進包括綠色發展在內的多領域合作。

推動團結應對挑戰,着眼未來長遠發展。在和馬克宏總統通話時,習近平主席表示:「中法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大國,兩國應該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推動國際社會堅持公平正義、協商合作、開放包容,爲人類儘早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