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冰箱耗電量比一比 夏季電費差近2倍

記者洪菱鞠/臺北報導

天氣熱,開冰箱次數越來越頻繁,臺北市政府產業局指出,一臺冰箱的耗電量家庭全年用電量20%以上,依工研院資料顯示,12年老舊冰箱平均一天耗電量約2.68度,新冰箱是1.06度,光是一個夏季電費就差了將近2倍,想要節省冰箱電費,首重的是節能效率高低。

▲賣出上千臺冰箱的冰箱達人楊仲賢表示,依10多年的銷售服務經驗裡,最常遇到民衆在挑選冰箱的三個問題,分別是「冰箱節不節能」、「容量夠不夠用」、「耗電量高不高?」(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如何有效率管理冰箱,產業局整理了「三HOW算看用」提供給民衆參考。「怎麼算」着重在容量大小與耗電量上,一臺合適的冰箱容量除了常備品100公升,一個人至少要有70公升的容量,若以家庭不開伙的情況估算下,須再加上預備需求70公升的容量,以4個人小家庭爲例,至少需要380~500公升容量的冰箱。耗電量部分則看能源因素值(Energy Factor,EF),可透過EF值等於冰箱內的容量體積除每月千瓦小時(度)試算,最好是用電量少、儲存空間大,所以EF越大越好。

▲能源效率一級冰箱與12年老舊冰箱比較。(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怎麼看」是看冰箱外殼的保冷效果、內部隔間材質、門接縫的緊密度、家庭對於門數的需求、與不同各式特殊功能的使用需求。「怎麼用」方面,多數人曉得冰箱要放7~8分滿,且食物要放涼才能放進冰箱,不過擺放位置不對,溫度也會不對,會使食物品質受到影響,舉例來說,冰箱門處勿放雞蛋乳製品,改放飲品類、調味品類最佳,而雞蛋、乳製品、生肉最好放置下層處,此外,可自行畫一張冰箱地圖記錄冰箱內放了哪些東西以及位置,藉此縮短開關次數、開啓時間,達到省電。

▲冰箱食物擺放大有學問,位置不對,溫度就不對。(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另外,冰箱平常保養也很重要,冰箱醫生表示,夏季來臨不只是冷氣維修要排隊,冰箱的報修量也暴增,至少都要排上3~4天,原因就在於平時保養不夠,冰箱老舊加上夏季使用率高,因而造成冰箱過勞,建議透過三步驟快速健檢冰箱現況。第一步驟「看(聽)壓縮機運作」,如果沒有在震動或發出聲響,有8成機率是調溫器或啓動零件故障,或壓縮機本體故障;第二步驟「看冷凍庫有無結霜」,如果有,則是可進行除霜,除霜後一週仍發現冷凍室溫度越來越不冷,極有可能是自動除霜系統方面的故障;第三步驟「用手觸摸出風口測試風扇」,若風扇無運作,就有可能是除霜系統故障或風扇馬達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