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陸資」管制趨嚴 賴正鎰:臺灣設限不利經貿往來

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政錄臺北報導

經濟部「新陸資」定義近日上路,持股比採「逐層認定」管制趨嚴,對此,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19日呼籲,在大陸經濟快速崛起、RCEP逐步生效下,臺灣更不應該設限陸資拒之門外,將不利兩岸與全球經貿往來發展。他認爲,政府拓展國際經貿發展之時,也要兼顧經營有成之大陸市場,延續兩岸經貿共存共榮。

經濟部日前宣佈陸資新定義,對陸資股東持股30%改爲「逐層認定」,以避免陸資藉由層層投資稀釋持股比率金管會也祭出三措施,包括髮函給外資保管銀行及券商,提醒注意來臺外資是否符合新規定,並檢視現有外資是否因新規定變成陸資,以及全面瞭解在臺上市的外國企業(KY類股)是否符規

▲去年在港版國安法上路、蝦皮擬增資的背景下,經濟部着手研擬新陸資規範。(圖/翻攝蝦皮購物網站

賴正鎰表示,政府在去年8月修法禁止臺灣商業活動經銷大陸OTT愛奇藝,封殺淘寶等,經濟部又於去年12月底公佈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的相關條文,嚴格審查陸資來臺投資,相較於其他國家積極與大陸維持緊密經貿關係,臺灣這樣做,只是反其道而行。

他舉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預測,大陸GDP將提前在2028年超過美國,以及2020年在新冠肺炎中美貿易戰衝擊下,大陸復甦快速、兩岸經貿依存度不減反增,臺灣對大陸出口增16%、進口年增9.1%等數據爲例,表示相信在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就任後,中美將趨於緩和,尤其是大陸的一帶一路政策,前進歐亞等國家,加強與國際合作經貿之時,臺灣更沒有理由不跟大陸往來。

賴正鎰建議政府,臺灣應該與大陸更加維繫緊密關係,除了加強外資的招商引資外,也要鬆綁陸資來臺投資等諸多限制,讓臺商能透過兩岸合作,增加更多國際商機,也有助於臺灣爭取加入RECP與CPTPP的機會。

另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2020年前11月,覈准對大陸投資金額爲56.03億美元,較2019年前11月37.25億元大幅增長50%。賴正鎰認爲,這代表臺灣對大陸投資也有落底反彈的趨勢,兩岸互相投資相關限制應該要設法鬆綁,而非更嚴格纔對。

賴正鎰強調,兩岸一定要維持穩定交流與發展,繼續在「九二共識」下推動兩岸經貿與文化往來,只有兩岸好,臺灣經濟纔會好,尤其是臺灣對大陸出口貿易額佔比43.8%,在亞太15國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後,兩岸經貿更重要,政府應加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服貿貨貿等,才能避免臺灣遭邊緣化

►我該答應女友嗎?

► 欸~妳過來一下!妳過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