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不彰!逾半成新鮮人學非所用 文史哲/外語比例最高

新鮮示意圖。(圖/視覺中國CFP)

記者陳佩儀臺北報導

今年臺灣大學錄取率來到97.11%,幾乎只要填寫答案卡就能上大學,讓不少人質疑大學學歷的必要性。爲了瞭解學生步入職場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就業問題人力銀行鍼對「職場學用落差現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半成的人覺得學非所用覺得,其中以「文史/哲學/外語學羣」的比例最高。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4成6的受訪上班族的職場第一份工作是與在校所學相關,另有5成4的人則選擇學非所用,其中從畢業系所交叉分析發現,初次進入職場學非所用比例最高的是「文史/哲學/外語學羣」,達57.6%,整體來看比平均值高出近3.4個百分點。

1111人力銀行副總大華指出,「文史/哲學/外語學羣」的畢業生,其學識技能企業所需要的人力運用稍有落差,能對應的從業選擇相對有限,畢業後爲了儘快就職,被動從事非相關行業的比例自然也就偏高。

調查也發現,已在職場拚搏多年的上班族,在職涯方向「學用合用」與「學用落差」的比例各佔一半,其中有1成8認爲自己「選對系入對行,完全學以致用」及31.4%「在校所學僅部分符合企業需求仍需持續進修」;另外有14.7%的人認爲「學用落差大,在校所學無法滿足企業需求」,還有3成6則坦言現職工作與在校所學完無關,職涯之路呈現「學非所用」。

又從產業別交叉分析發現,現職從事「民生/服務業」的上班族,僅1成的人認爲自己是「選對系入對行,完全學以致用」,換言之,大多數從業人員皆非科班出身,呈現「做中學」工作樣貌

李大華指出,民生服務業由於人力長期短缺,加上從業門檻低,因此相對吸引不同領域人才相繼投入,加上大多數業者採用智慧自動化機械系統及嚴謹的SOP工作流程,相對讓新鮮人容易上手工作,亦增強了求職者的從業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