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科宣佈竹縣營養午餐即刻解除「粄條禁令」 小朋友最快5/1吃到粄條

新竹縣長楊文科大讚粄條好吃,更不吝舉大姆指連連稱讚。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宣佈,原本受寶林粿條食安事件影響而暫停在縣內營養午餐供應的粄條,今起即刻全面開放恢復,鼓勵民衆多用行動支持客家米食。不過,新竹縣教育局補充說明,多數學校因爲已公佈4月份菜單,無法隨意更動,因此最快5月1日小朋友纔會再次吃到粄條。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中午與楊文科前往芎林鄉街上的美濃粄條店用餐,用實際行動支持店家。楊長鎮表示,米食文化是代表客家飲食文化相當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叫粄條、面帕粄,又或是閩南鄉親所稱的粿仔條,都是同類米食,但受到這次食安事件衝擊,讓不少店家業績都被打趴、產業受到打擊,因此希望透過實際行動支持店家,也呼籲消費者多給粄條信心。

新竹縣從4月1日起即暫停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營養午餐使用粿仔條、粄條,改以炒麪等其他食材替代,不過楊文科今天宣佈,爲鼓勵受影響的粄條產業、重建消費信心,因此響應客委會號召,恢復營養午餐粄條供應。

楊文科今天中午與楊長鎮及立委徐欣瑩,率團前往芎林鄉市區的「美濃樓」粄條店用行動支持店家,不僅大啖炒粄條,楊長鎮還多點了一碗湯粄條與衆人分享,大讚無論是新竹北埔、新埔,又或是高雄美濃、東部粄條都十分美味,盼消費者多給客家米食信心。

「食粄條毋使驚!」徐欣瑩大力呼籲消費者不用怕粄條會有問題,粄條是客家人重要的飲食代表,不過多是新鮮手工現做現賣,且每個地方的粄條都各有風味,希望消費者能夠繼續支持客莊粄條。

湯粄條料理是客家米食代表之一,純白的粄條又有「面帕粄」之稱。記者巫鴻瑋/攝影

楊文科(左3)、楊長鎮(左4)等人大啖粄條,用實際行動支持粄條美食。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點湯粄條與衆人分享,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號召消費者支持粄條。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點湯粄條與衆人分享,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號召消費者支持粄條。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家炒粄條每家店家都有獨門醬料,因此口味各有不同也各有擁護者。記者巫鴻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