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區域金融報告:東、西、東北部不良率下降 中部資產質量略有承壓
6月8日,央行發佈《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金融資產質量總體穩定,各地區信貸資產質量有所分化。2020年末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7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84%,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其中,東、西、東北部不良率分別下降0.08個、0.58個、0.18個百分點,中部地區資產質量略有承壓,較上年末上升0.06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下遷壓力有所緩解但仍較大,全國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佔比2.57%,較上年末下降0.3個百分點。
報告表示,目前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上升勢頭得到遏制,金融風險逐步收斂、整體可控。但也要看到,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仍然複雜嚴峻,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疫情衝擊下,市場主體債務違約風險可能上升,金融機構面臨不良資產上升壓力。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加強風險監測預防,完善風險處置長效機制,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從整體的經濟情況來看,東部地區經濟總量保持領先,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20年,東部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6萬億元,同比增長2.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拉動全國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比重達51.9%。產業機構方面,東部地區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分別達到83.9%、73.1%、64.4%,名列全國前三。
在此背景之下,東部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保持較快增長,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2020年末,東部地區銀行業資產總額爲161.6萬億元,同比增長12.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積極利用多種方式拓寬外源式資本補充渠道,2020年末資本充足率爲15.4%,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認真踐行合理讓利社會責任,2020年淨利潤同比下降8.5%,資產利潤率爲0.8%,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2020年,東部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18.0萬億元,佔全國的比重爲59.8%,較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同比多增4.7萬億元,對全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的貢獻度爲69.4%。
值得一提的是,存款資金向東部聚集效應明顯,結構性存款顯著回落。2020年末,東部地區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爲124.2萬億元,同比增長13.5%,較上年末提高3.7個百分點,較全國平均水平高3.3個百分點,餘額佔全國比重爲59.4%,較上年上升0.8個百分點。結構性存款明顯回落,2020年末,東部地區結構性存款餘額同比下降25.6%。
資產質量方面,東部地區積極推進不良貸款處置,2020年全年累計覈銷不良貸款超6000億元。2020年末,東部地區不良貸款率爲1.28%,較上年末下降0.08個百分點,低於全國銀行業平均水平0.64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比率爲2.5%,較年初下降0.5個百分點。
中部不良率同比上升0.06個百分點
2020年,由於湖北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深,中部地區整體經濟恢復相對較慢,全年經濟增長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產業結構繼續優化調整,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穩步提升。經濟社會保障功能明顯增強,社會融資規模較快增長,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穩企業保就業等各項工作。
具體來看,2020年,中部地區GDP同比增長1.3%,增速較上年回落6.0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GDP佔全國的比重爲22.0%,較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同時,金融體系結構不斷優化,市場融資和經濟社會保障功能明顯增強。2020年末,中部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數量5.3萬個;銀行從業人員81.7萬人。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6.0萬億元,比上年提高11.0%。
2020年,中部地區對疫情的宏觀對衝力度較大,特別是湖北等地區強化金融支持,推動經濟企穩回升,取得明顯成效。全年中部地區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年末貸款餘額增速高於全國1.9個百分點。各項貸款穩步增長,信貸結構繼續優化。數據顯示,2020年末,中部地區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爲29.8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較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
分期限看,短期貸款增長平穩,年末短期貸款餘額7.4萬億元,同比增長10.0%,增速同比回落0.5個百分點;中長期貸款快速增長,年末餘額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6.1%,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不過,中部地區資產質量略有承壓,不良率較上年末上升0.06個百分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翻閱中部六省(河南、安徽、山西、湖南、湖北和江西)的金融運行報告發現,除河南未披露不良率外,主要是湖北貸款質量有所下遷。2020年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980.1億元,不良貸款率1.6%。而在2019年末,這兩組數據分別是691.7億元、1.3%。湖北報告指出,貸款質量有所下遷,風險防範化解工作穩步推進。2020年全省銀行業克服疫情衝擊、應對各種挑戰,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和清收力度,風險抵補能力保持合理水平。
西部有9省實現“雙降”
2020年西部地區,經濟從疫情衝擊下較快恢復,對全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提升。金融運行總體平穩,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圓滿收官,重點領域金融風險處置取得進展。
數據顯示,2020年,西部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萬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較上年放緩3.4個百分點,但較全國高1.0個百分點。區域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爲21.1%,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2020年末,西部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個數、從業人數、資產總額分別爲5.9萬個、89.5萬人和50.1萬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質量逐步改善。2020年末,西部地區不良貸款率爲2.19%,較上年下降0.58個百分點。西部10省區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9省區實現不良貸款額與不良貸款率“雙降”。地方法人銀行流動性合理充裕,抵禦風險能力有所增強。四川中小法人銀行撥備覆蓋率水平明顯改善,貸款損失準備餘額較年初增長28%,撥備覆蓋率174.1%,較年初提高56.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制度機制建設取得進展。內蒙古在全國率先成立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在金融監管、風險處置、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協同配合,包商銀行風險得到有效處置,蒙商銀行順利開業。
東北部銀行體系穩定性有待增強
2020年,東北地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萬億元,同比增長1.1%;經濟總量佔全國的5.0%,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降幅較上年收窄0.3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三次產業結構爲14.2:33.7:52.1,分別比上年上升1.0個百分點、下降0.7個百分點和下降0.3個百分點,二、三產業降幅較上年收窄。
報告指出,東北部銀行體系穩定性有待進一步增強。2020年末,東北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數量2.1萬個;銀行從業人員39萬人。在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下,東北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資產投放,年末資產總額17.0萬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積極降低貸款利率讓利實體經濟,金融機構淨息差收窄導致年度淨利潤同比下降4.7%,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疊加資產減值損失因素,淨利潤下降較大。
社會融資規模下降,政府債券增長較快。2020年,東北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6787.5億元,比上年少增2216.3億元,主要受風險處置和信託貸款收縮等因素影響。其中,政府債券增長較快,比上年多增547.1億元,佔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32.6%,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佔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