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向西開放“大通道” 陝西外貿企業搶佔發展新“賽道”

土耳其首列對華出口商品貨運班列順利開行慶祝儀式在西安舉行(2020年12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2020年以來,爲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地處西部內陸的陝西省多措並舉,全力支持外貿企業發展,終於實現2020年外貿逆勢上揚、全省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的良好局面。而在亮眼數據的背後,陝西外貿企業轉型發展也呈現出新的氣象:一些企業依託以“長安號”中歐班列爲代表的對外開放通道和平臺應對疫情影響,一些企業則調整市場模式和產品結構實現“出口轉內銷”,一些中東部外貿企業主動將產業西移,以搶佔未來發展的新“賽道”。

用好“大通道” 實現大發展

“長安號”“無水港”“自貿區”“綜保區”……通過積極搭建對外開放的通道、平臺,陝西在向西開發中“承東啓西”的區位優勢愈發明顯,一些外貿企業藉此突破國際疫情傳播帶來的物流困境,實現了平穩發展。

從西安始發的中歐班列“長安號”目前開行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及歐洲的15條幹線通道,覆蓋歐亞大陸全境,已經成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疫情之下,中歐班列成爲最安全可靠的國際運輸方式,地處陝西的冠捷科技隆基股份、陝汽重卡、中國西電等企業紛紛借力“長安號”班列,解決了國外市場“等米下鍋”的難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長安號”班列發送的貨物漸漸從“拼車”轉爲“專車”,外貿企業定製專列服務的需求呈現增長趨勢。

2020年4月26日,一趟滿載光伏產品的“長安號”中歐專列從西安新築站始發,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抵達荷蘭蒂爾堡。這些產品的發貨方是國內光伏龍頭企業隆基股份公司,公司物流部門負責人表示,以前從西安發往歐洲的光伏組件產品是從天津港海運,受疫情影響海運運力大幅減少,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有效保障了歐洲客戶訂單的準時交付。

藉助於“長安號”這條大通道,地處西安綜合保稅區的陝西思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確保了歐洲市場的發貨,目前還準備積極開拓中亞市場。“作爲一家主要生產液晶顯示器設備的出口型企業,2020年我們通過‘長安號’發送了5萬臺顯示器,佔到了整體產量的一半。未來企業還將擴大生產規模,尋求突破發展。”思贏公司副總經理張莉莎說。

總部設在陝西南部秦巴山區腹地安康市的陝西鑫卓青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藉助陝西對外開放通道平臺謀求自身發展的典型企業。“雖然安康不沿邊、不臨海,不處在國內的交通主動脈上,但2020年5月安康上港無水港正式啓動‘海鐵聯運’後,公司生產的各類電子產品藉由鐵路運輸,從上海、青島港口出海,銷售至境外的46家直營店。”鑫卓青公司負責人譚啓偉說。

“國際市場不要丟 國內市場不能放”

受制於疫情下的國際經貿形勢,大部分外貿企業都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西安聖雪絨羊絨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剛表示,公司的羊絨產品主要供應海外市場,由於境外疫情持續反覆,民衆的消費願望銳減,2020年初企業的海外訂單一度下滑了50%。

同樣受影響的還有陝西斯普瑞克工藝品製造有限公司,這家企業原本的拳頭產品是供給美容美髮行業的“教習用假髮人頭”,價格昂貴,完全針對境外市場。“疫情封鎖之下,外國人理髮的需求都變少了,行業整體萎縮,自然會波及我們,導致訂單大量減少。”該企業負責人丁會霞說。

爲了擺脫困境,陝西外貿企業將目光轉向了“出口轉內銷”。依託秦巴山區的生態稟賦,斯普瑞克公司將國內市場的增長點放在了茶產業、有機肥料等農產品上;聖雪絨公司則積極佈局國內市場的線下實體店,2020年在西安的3家實體店銷售額超過600萬元;鑫卓青公司自創品牌,利用和小超市、便利店的合作,把自主品牌的數據線、充電寶作爲快消品售賣,目前僅在安康市就計劃布店3000家以上。

“簡單來說,就是國際市場不要丟,國內市場也不能放。”安康超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曹傑說。作爲給國外品牌代工的電子生產企業,超美特公司客戶遍佈美國、日本,其客戶包括沃爾瑪、東芝等國際知名品牌,“國外市場萎縮,我們就加大爲國內電器品牌生產關鍵零部件的力度,作出了生產調整。學會兩條腿走路,才能讓企業走得更穩更遠。”

“企業跟着工人走”趨勢初顯

隨着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度的不斷提升,不少中東部地區的外貿企業正在有序遷至陝西。記者走訪的外貿企業中有不少企業原址都在東部沿海地區。總結其搬遷的原因,一是看中“一帶一路”向西開放的機會;二是隨着大量產業工人返鄉發展,中西部地區有了穩定的用工渠道,企業也決定跟着工人遷移。

2021年春節長假後第一天,在西安國際港務區“一帶一路”臨港產業園,作爲2021年陝西省一季度重點項目之一的康佳先進製造業及相關產業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200億元,計劃建設康佳智能家電總部、康佳絲路科技城等。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藝民介紹,目前共有超過40家東部電子產品加工企業將產能轉移到西安國際港務區,有的企業還將生產和研發部門全部轉移到了西安。

思贏公司在2018年把企業生產線從深圳遷到西安。公司副總經理張莉莎表示,思贏公司當初選擇將生產業務從深圳搬到西安綜保區,除了看中西安在向西開放中的優勢外,當地較低的人力成本和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也是重要原因。“較低的人工成本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西部內陸地區物流成本較高的劣勢,同時西安高校衆多,優質人才資源也十分豐富,我們下一步將把深圳的設計研發部門也遷到西安來,實現企業整體轉移。”

而在地處秦巴山區的安康市,當地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吸引了不少來自廣東、江蘇等地的企業內遷。在安康新偉泰玩具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龍武眼中,東部工人流動性太大,不符合外貿企業需要穩定用工的基本需求。特別是隨着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產業工人不願再背井離鄉。

“倒不如把企業直接搬到產業工人的‘老家’去。”龍武說,“我們在安康有生產總部,周邊還建立了10家社區工廠。這裡的工人大多有工作經驗,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幹活,下班後還能照顧家人,用工非常穩定。企業去年把總部也從廣東東莞搬到了安康市漢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