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大甲溪反撲 專家籲拆石岡壩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羣指出,政府修復石岡壩,造成河川輸沙不平衡。(盧金足攝)

臺中地區供水量6成以上的石岡壩安全嗎?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等環團28日舉行石岡壩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示警,政府雖修復石岡壩,但水庫上游淤積嚴重,下游河牀則嚴重淘刷,應拆除石岡壩,不要等大甲溪反撲。水利署表示,每5年會進行整體安全評估短期內無拆除條件

水利署迴應 無拆除條件

近日大陸洪災不斷,三峽大壩會不會潰壩在臺灣也引發討論,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財團法人臺杏文教基金會單位爲石岡壩把脈,昨在臺中舉辦座談會。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特聘教授陳樹羣指出,政府修復石岡壩,相信人定勝天,但卻造成嚴重河川輸沙不平衡,水庫上游淤積,蓄洪空間銳減,剩下微薄調洪能力,下游釀河牀嚴重淘刷,政府應正視問題,拆除石岡壩纔是前瞻計劃,不要等大甲溪來反撲。

醫生豐年強調,水利署稱水庫有完善的監測設備,且訂有水利建造物檢查及安全評估辦法,但有辦法事先獲知並防躲天災來襲,如921地震或88風災嗎?萬一出現因築堰壩而導致「上游溢淹、下游斷橋潰壩」案例後果將很嚴重,令人憂心。

水利署水源經營組長簡振源指出,水利署每年舉辦安全檢查,及每5年辦理整體性安全評估,經濟部安全評估小組會審視確認安全性全臺95座水庫以最嚴格的標準在把關。

定期安全評估 上緊發條

簡振源強調,臺中地區自來水用水每天約145萬噸,石岡壩供應90萬噸,佔整體供水量6成以上,還供應水利會農業用水平均每天80萬噸,是中部地區民生工業及農業重要供水來源。

「水利署持續評估其他方式可取代石岡壩,但短期還沒有可行替代方案。」簡振源說,石岡壩短期內無拆除條件,目前重點針對石岡壩對河川及生態影響降到最低,政府對水庫的把關絕對上緊發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