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上名校?看看全國各省市"985"高校錄取率

來源:芥末堆

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一直都是大家熱議話題

近期全國政協委員白巖鬆指出,九成大學畢業於非雙一流學校,這些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基石,然而大量優質教育資源集中於名校。他呼籲社會給予非名校學生更多關注,要讓非名校生知道,這個社會有人在關注他們,也有很多資源在關照他們,這是一個健康社會運行的應有之義。

這已不是白巖鬆第一次提出這個觀點,多年來他一直在重提這個觀點,這一觀點也迅速引起大家的共鳴。

爲進名校擠破頭

名校各有各的閃亮title,從學校層次上來看:一本二本華五C9、雙一流……從學校特色來看:兩財一貿、兩電一郵、兩外一法、五院四系、國防七子、建築老八校……

而那些鮮爲人知的學校,統統被“打入小黑屋”,都叫做——非名校。

有多少人無緣名校?

人人都想上名校,這裡的人人指的是千萬級別的高考考生,且人數還在逐年增加。近兩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都在千萬以上,2019年爲1031萬人,2020年爲1071萬人。據有關人士預計,2021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有望突破1200萬人。

但名校終究只屬於少數人。

從不同層次的學校數量來看,據教育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我國共有2740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層次高校還不到一半,僅1272所,其中“雙一流”大學僅佔比11%,而“一流大學”則更是稀有,僅3%。

本就稀少的頂尖資源,分佈在全國更是不均。

仍以“雙一流”大學爲例:北京、江蘇、上海等地的“雙一流”大學資源遠遠多於其他省市,北京以34所“雙一流”大學數量遙遙領先,尤其是8所一流大學的數量更是無出其右,江蘇和上海也都坐擁着十多所的“雙一流”。

但是,恰巧有些地區考生人數衆多,而“雙一流”的數量卻寥寥無幾,稀有的“獨苗”承載着全市乃至全省人民的期望,情況堪憂。

其中又以河南最爲典型。河南的“雙一流”僅2所,一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一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河南的高考考生,卻是百萬級別的,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河南省是唯一考生超百萬的省份,達到115.8萬人,全國幾乎有十分之一的考生在河南。

大量資源都集中在名校

有時候真不是不努力,而是再怎麼努力“蛋糕”就那麼一小塊兒,總有人吃得少。

大量資源都集中在名校

名校之所以大家都想去,主要是名校的師資力量強,硬件設施好,未來就業市場好,除此之外還有對一所學校發展至關重要的辦學經費

一些頂尖高校的年度經費動輒上百億,例如清華浙大、北大、中山、上交大、復旦、山大等校2020年度預算都在百億以上,清華則突破300億元,比位居第二的浙大還要多出約100億,甚至是倒數19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經費加起來的總和

大量經費預算在頭部高校聚集,2020年教育部直屬高校部門預算總費用約4500億,正數17所高校的總和,佔比超過一半,剩餘的近60所高校,瓜分剩下的另一半。所以,即使是教育部直屬高校,經費也不均衡。更不用說部屬和地方高校之間的差距了。

還有科研資金、教師資源等,都明顯傾向於少部分頂尖大學和重點大學。他們有大量的資源可供發展,而大量的普通高校只能分享剩下的一點點可憐資源。這就導致了高教資源的更加不公,甚至是教育競爭的失衡,產生直接不利的就是無辜的學生。

逆風翻盤,難上加難

高考決定了我們進入一所怎樣的大學。沒想到,這張考卷的成績竟是“終身有效”。非名校生們屢屢遭遇困境。

“考不上本科都是智力有問題”

非名校生的教育背景在求職過程中是一大困難。中青報社會調查中心曾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一項調查顯示,76%的受訪者認爲當下教育背景對求職影響大,其中21.8%受訪者認爲影響很大。

近期,一位求職者在投遞一家公司運營崗位時受到歧視,招聘者吳先生在詢問他學歷,得知是“三本”後非常不悅,表示他們只招二本以上,並表示“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力有問題”。這一話題迅速在網上引發大量討論,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並在短時間內閱讀突破6.7億。

圖源:微博

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因學校層次將求職者分個三六九等,簡單粗暴的“潛規則”,這些恐怕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在安徽衛視一檔訪談節目裡,一位前HR經理曾拋出“會對非985高校的大學生區別對待”的話題。

這位前HR經理表示,一些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名義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往往對應聘者預先設置各種隱性約束。比如,參加招聘會時,他們會把985和非985的大學生簡歷分開放,離開時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只能“被清理”。

近年來越來越熱門的“選調”,尤其是定向選調,只面向國內外重點高校畢業生進行,非名校本科生更是“一票難求”。

對於這些“潛規則”,很多非名校本科畢業生已心知肚明,許多人甚至從大一就開始準備考研。他們期待通過考研進入心儀的名校,既提升學歷,又能在未來爲自己增加競爭砝碼。

“不讀研,拿什麼跟別人比”

對不少人來說,讀研是他們繼高考之後的“第二次命運抉擇的機會”。殊不知,他們選擇的又是一條“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賽道

讀研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學校提供推免名額,頂尖的同學拿到名額後可以保研到本校或者外校,二是通過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但這條路也是越來越擁擠。近年來我國研究生報名人數不斷高漲,2017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首破200萬人大關,達到201萬。2021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377萬,5年間,考研報名人數翻了近一番。

那推免呢?推免是不必經過研究生統考直接進入複試的一種制度,因此也被大家看做是一種“捷徑”。但是名額有限,需要有過硬的自身實力和條件,這一“香餑餑”常在優秀學生間爭得頭破血流。

我國只有不到1/3的本科高校有推免資格,而這些名額又主要集中在頂尖名校:軟科曾統計彙總過部分高校2021屆保研率(獲得推免資格的人數/本科生總人數*100%),大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保研率都在20%以上,清北甚至超過一半,中科大、上交大、南大等華五高校在40%左右。

不用統考就能讀研的這條“捷徑”,實際上更是需要持續三年甚至更長時間努力的,從專業成績、英語六級到競賽證書、學術科研等,都要求你名列前茅。這裡高手如雲,而這個賽道,大多數非名校生甚至拿不到入場資格。

軟科《比考研更卷的,是保研》部分讀者留言

“我拼命抵達的終點,只是別人的起點

“十年過去了,我還在爲當初不給力的高考買單”,這句話出自一名武漢大學的博士之口

即使考上研,也有可能因爲本科學歷不夠好,而被“拒之門外”。

早在2011年,《中國青年報》就進行過一項社會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7.5%的被調查者感覺到招聘中存在學歷“查三代”現象。

就拿最近十分受到畢業生青睞的選調政策來說。在吉林省定向選調公告中,有一條“選調生的本科第一學歷應爲‘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條件。這意味着“雙非”學子即使過五關斬六將考上了“雙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在選調時依然處於下風。

截圖自《吉林省面向國內部分“雙一流”建設高校定向招錄選調生公告》

學歷鄙視鏈成爲招聘季的“潛規則”,唯名校論的氛圍讓大部分的非名校畢業生舉步維艱。

英雄不問出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14億人口,本科生佔比還不到4%。這麼看來:只要一個人努力讀書,並考上一所大學,這已經是一件足夠值得驕傲的事情。

即使本科出自非名校,也有不少人持續在努力,“逆風翻盤”。

軟科每年都關注各校推免及保研情況,並對學校推免生生源進行統計,我們發現:2021年北京大學有近2%的推免生來自非“雙一流”高校,2020年清華大學接收的推免生中1.5%左右來自非“雙一流”。清北是我國最頂尖的學府,這些來自“雙非”的本科生,能夠免考進入清北,可謂是學子們最高級別的夢想了。

2019年華爲高薪招聘的“天才少年”中,其中獲得最高的201萬年薪的張霽成爲當時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爲與另外幾名本科均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的少年相比,張霽本科畢業於武昌理工學院(當時僅爲三本院校),而且他還是一名復讀生

想要進入華爲工作並不簡單,入選華爲天才少年更絕非易事,數輪的招聘流程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遭到淘汰。如果拿一些用人單位在“第一學歷”上設下的門檻來卡張霽,他也未必能去華爲,但他終究是憑藉出色的科研能力獲得了華爲的青睞,“非名校”並沒能成爲阻攔他的理由。

本來起點就比較落後,非名校生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來追趕,這個社會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注。

畢竟高考只是一種評價體系,不適合這種評價體系的人,不代表就智商低,或者在其他評價體系就無法生存。總之,無論什麼考試,考的都是考生在這一評價體系下的適應能力,並不適用於所有情形。企業和社會也需要不斷摸索,找到效率和公平的最佳結合點

至於非名校生們,我們可能暫時沒抽到好牌,但是人生每個階段都充滿着變數——畢竟,有一種洗牌,叫做把握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