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酪乳、益生菌不是人人可用 醫揭「解便秘盲點」:先懂5大類型

▲同一種方法無法解決所有便秘問題,要依照體質對症治療。(圖/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便秘吃益生菌、健康食品不一定都有用!醫師指出,同一種方法無法解決所有便秘問題,便秘在中醫臨牀常見症狀,可細分爲5型,包括「熱秘型氣滯型、氣虛型、血虛型和冷秘型」,治療方式也各有不同,因此改善便秘的第一步,應該是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問題。

現代人受到工作型態影響,需要長時間久坐,運動量少、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均衡及三餐不定時的情況之下,容易造成便秘。中醫師洪崇瑜醫師指出,長期有便秘問題,會讓身體腸道吸收過多的毒素,進而容易影響身體健康,容易導致大腸水腫下半身血液循環減慢。

那如何分辨自己有沒有便秘?若「每週排便少於3次、排便用力糞便呈現乾硬、排便完仍覺得不乾淨或肚子脹、放屁或糞便氣味伴隨惡臭」,如符合2項以上,就可能有一般常見的功能性便秘;除了久坐、缺乏運動的上班族孕婦老年人蔬果水份油脂攝取不足、作息不正常及長期酒精用藥干擾腸道功能的人,都是好發族羣

而普遍人大多會透過喝優酪乳、吃益生菌等方式,想改善便秘,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同一種方法。洪崇瑜說,長期便秘容易形成梨形身材、毒素的聚集可能引起口臭體臭、便秘也會引起煩燥不安、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毒素甚至會刺激腸粘膜,易導致大腸癌;而中醫將便秘分爲5種證型,依體質對症治療纔有用。

▲需要長時間久坐,運動量少、工作壓力大的人較容易有便秘問題。(圖/記者彭懷玉拍攝)

1.熱秘型易口乾口臭、易臉紅身熱調理重點爲清熱通便,可多攝取袪火通便的食物

2.氣滯型常見於高壓力族羣,容易消化不良或常打嗝,調理重點爲順氣導滯,應少吃辛辣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3.氣虛型常見於體弱多病者,活動量少的老人,調理重點爲補氣潤腸,可多吃補氣的食物。

4.血虛型大多發生在病後或術後,調理重點爲養血潤腸,可多攝取補血食物。

5.冷秘型易手腳冰冷、代謝力或體力非常差,調理重點爲溫陽通便,不建議吃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