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史上的今天:讓應援團在PC綻放光彩《OSU!》

說起音樂遊戲,很多國內玩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PC平臺數量衆多的各種節奏按鍵作品,又或是《勁舞團》這種按鍵音遊變體。但在主機圈曾經有過一個在掌機上非常受歡迎的系列“應援團”,全新的點觸、滑動操作配合動聽的音樂、嚴謹的譜面、誇張的美術風格而成爲一時的話題,後來相繼推出過多款續作

玩家自己製作的遊戲皮膚

由於其遊戲形態和操作需要用到精準的點觸控制,所以被認爲沒有辦法移植到其他傳統主機平臺,但以鍵鼠爲基本輸入手段PC機卻意外與之相合。名叫Dean "peppy" Herbert的愛好者發現了這一契機,於2007年9月16日推出屬於PC玩家的“應援團”,這就是免費同人遊戲《OSU!》。

《OSU!》基本操作演示(來源:本站

“OSU”這個名稱取自《應援團》日文原名中“押忍”的讀音,二者之間的關聯由此可見一斑,實際遊戲表現上Peppy也沒有做任何的掩飾,就是把“應援團”的基本玩法照搬了過來,以鼠標的點擊、滑動作爲核心操作功能,配合自定義的音樂以及由愛好者製作的譜面進行遊戲。

明顯模仿“應援團”的效果皮膚

遊戲剛面世時候還是一款單機小遊戲,而且因爲製作資源的嚴重缺乏,包括譜面在內的很多核心功能完成度都不高,僅僅有一個“應援團”的框架而已。但Peppy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按部就班地不斷推出新版本,從而逐漸爭取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認可,並且從2010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OSU世界盃”至今,在保持玩家關注度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到後期有玩家發明了手繪板+鍵盤的操作方式畫面效果極爲鬼畜

基於.NET Framework編寫的《OSU!》具有相當強的擴展性,經過全世界衆多愛好者多年的努力,如今的《OSU!》已經發展成遠超“應援團”的一個遊戲平臺,支持玩家賬號聯機對戰、曲目添加、自定義按鍵等等方便的功能,還增加了“太鼓模式”、“接水果模式”和最流行的“下落式音符模式”,遊戲體驗更加豐富。畫面表現方面也有數量龐大的皮膚供玩家選擇,最關鍵的曲目方面光是官方提供的高水準譜面就多達上萬種,各個國家也有一羣愛好者不斷補充符合本國粉絲欣賞情趣的作品。

安卓版遊戲畫面

除了堅守PC陣地以外,開發小組順應時代潮流開發了一個以智能手機爲平臺的版本《OSU!Stream》,其不支持自定義譜面,玩家需要到內購商店中進行下載才能正常遊戲,由於曲目稀少等原因,該版本遠不如PC版受歡迎。

風格依舊的社區首頁

難能可貴的是,《OSU!》至今仍是一款完全免費的遊戲,沒有任何收費道具,玩家只需要捐贈超過4美元就能獲得在遊戲裡直接下載官方譜面、聯網對戰等便捷功能,與《OSU!》帶給衆多音遊愛好者的樂趣比起來,這點投入真的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