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仰光了解入境隨俗意義 賣甘蔗汁小女孩的英文名字

圖、文/時報出版 黃於洋着《路過,這個世界教我的事》在仰光(Yangon)住的地方一開門就是一陣濃濃的尿騷味。那個晚上搭了長途夜車車外下着傾盆大雨,簡陋破舊的車廂裡也下着小雨,在車內套起了雨衣天亮後,人站地圖上沒有標記小鎮。又溼又熱,空氣好像停止流動了,一點風也沒有。溼透的T-shirt沾黏在背上,好不容易找到有門的公共廁所門上卻是一個連想修補也不知道從哪裡補起的大洞。好不容易有機會睡在牀上牀墊裡卻有蟲,水龍頭流出鐵鏽染過的水,又橘又紅,衣服怎麼洗也洗不乾淨。隔壁小吃店廚房裡,他們把生肉甩在地上,鮮紅的腥臭被蒼蠅密密麻麻地覆蓋。在菜市場裡閒晃的時候攤販老闆對妳招招手,湊近一看才知道他想請妳吃油炸老鼠,頭是頭、腿是腿,完完整整的一隻炸老鼠。他們問臺灣不就是中國大陸嗎?有時候他們對獨自旅行女生不是太禮貌,到一個新的地方先學怎麼說你好、謝謝、對不起,不期待每個人都會一點中文英文只因爲自己會說。這一切都不是那麼讓人難以忍受。因爲,妳在學習,對人、對環境,還有對文化的寬容,因爲世界是這麼不同,所以它才這麼美,原本不知道可以有這麼大的彈性去接納那些,那些衝擊總爲妳帶來改變,變得更加柔軟,希望自己像水一樣適應各種容器,希望自己深刻了解入境隨俗的意義。他們把樹幹和着水磨汁液,塗在妳的皮膚上;妳跟着公車司機一起嚼樹葉,告訴他們臺灣的檳榔西施文化;在偏遠鄉下遇到賣甘蔗汁小女孩,親手榨出一杯兒時回憶,妳說我們在臺灣也會喝這個,她聽不懂還是微笑點頭。妳示意讓小女孩把她的名字寫在筆記本上,她爸爸說她沒有英文名字。妳說「沒關係,我也沒有英文名字,而且我很喜歡我的中文名字,it means oc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