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勤、恆」3字訣存出退休金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關係近千萬勞工勞退基金醜聞接連爆出,從瀕臨破產到淪爲代操經理人的炒股工具,簡直是拿民衆棺材本隨意開玩笑,也因此,存退休金政府不如靠自己,而對於退休金的累積,摩根投信協理姜愛苓大方傾授「早、勤、恆」投資字訣

投資第一要訣「早」

姜愛苓表示,目前大環境景氣欠佳、物價飆漲,根據主計處調查,目前20-24歲年輕人平均月收入僅有22,432元,起薪水準倒退到15年前,不少人怨嘆成爲「青貧族」 所得大倒退,該情勢加劇民衆累積退休金的難度,也因此,退休金的累積更需要提早做準備,「開始工作後的第一份薪水就應該着手進行退休規劃」。

而根據摩根資產管理最新調查,臺灣投資人首次定期定額年齡以26-30歲最高,比重高達25%,進一步擴大來看,則有54%投資人屬於「投資早鳥族」,在30歲以下就已開始定期定額。

姜愛苓指出,進一步從定期定額的動機來看,高達79%的投資人是爲了存錢或賺錢,而佔比第二高的考量爲退休規劃,顯示國人雖具有及早累積退休金的觀念,但比重僅17%,相對較低。

投資第二要訣「勤」

姜愛苓表示,小資青年由於薪情差,能作爲退休金規劃的資本不高,想在退休金累積的路上更加順遂,就不能不多加比較各家投信、銀行業者所祭出的折扣優惠,例如摩根投信提供投資人扣滿60個月後,零手續費的超殺優惠。

以每月定期定額3000元、平均坊間境內基金手續費費率1.5%來看,每月手續費支出爲45元,若在摩根投信定期定額屆滿60個月、5年,第61個月起,每月手續費爲零,若以投資20年來看,則可省下10,800元,對投資人來說,可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若改以境外基金平均費率2.5-3%的水準來看,每月定期定額3000元,每月手續費支出更高達90元,若手續費爲零,則20年下來,更可省下超過2萬元的支出。

除此之外,姜愛苓指出,除了實體通路的折扣外,不少投信業者推出網路交易平臺,申購手續費相對降低,以摩根投信爲例,境內基金手續費費率爲0.4-0.6%,即每月扣款3000元、手續費爲12-18元間,僅實體通路的45元的4成,境外基金手續費爲0.8-1.8%,同樣情況下,手續費也只要24-54元間,幾乎僅實體通路90元的一半,顯示網路申購相對划算。

投資第三要訣「恆」

姜愛苓指出,金融海嘯後,市場波動加劇,而投資人往往爲了避免損失虧損進一步擴大,採取停止扣款的行爲,然而,根據過去的經驗,往往投資人因此錯失下一次的大行情

姜愛苓表示,定期定額投資通常都是爲了較長期的理財目標,不是隻看眼前的獲利。而如果是爲了長期的理財目標,眼前股市的回檔或價格下跌其實是提供了絕佳的逢低買進、降低長期投資成本良機,因此不應該輕言停扣。

而投資人除了容易陷入帳面虧損易停扣的情況外,爲了增強投資人持續定期定額扣款的恆心,姜愛苓建議,投資人可以採取停利停扣的方式,即達到自己心中理想報酬時記得贖回,如投報率超過20%時可以先落袋爲安,不要因爲人性貪婪,總期待還會有更好的行情,而錯失收割的機會,而淪爲紙上富貴。

姜愛苓認爲,退休金的累積愈早開始愈有利,且藉由定期定額的投資、仔細比較各家折扣優惠,並持之以恆的扣款,才能顯現定期定額聚沙成塔小錢大錢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