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脫胎換骨

中歐關係正在經歷全球化自然分工發展戰略自主對接的巨大轉變。所謂發展戰略的自主對接,就是中歐尋求後危機時代將各自的發展戰略在以下方面實現自主對接:一是發展階段對接,二是發展思路對接,三是發展目標對接。

中歐關係早已超越雙邊,成爲世界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利益攸關方。這就需要雙方在節能環保、投資協定(BIT)談判等方面加強戰略對接,共同塑造全球化新標準,建立中歐氣候變化、新型城鎮化和可持續發展夥伴關係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歐探討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容克計劃」之道,推動中歐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實現從全球化自然分工到發展戰略自主對接的跨越,共建「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顯得格外重要。

李克強總理訪歐發生在美歐北約峰會七國集團峰會上圍繞貿易、氣候變化等問題齟齬不斷的情形下,尤其爲世界所關注。從多極化到全球化,從全球治理到多邊主義,中歐關係有了新的共同使命。中歐全球層面共同價值觀在增加,這體現在:全球化的共同推動者、全球治理的宣導者、多邊主義的實踐者

川普與其他G7成員國在貿易和氣候變化問題上產生矛盾,讓歐洲更重視與中國踐行多邊主義的合作。歐委會主席容克在G7峰會召開前發表演講稱,「歐洲人相信開放的社會,我們一直在尋求多邊解決方案。我們要建立橋樑,而不是屏障。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宣導多邊主義,因此爲歐洲所看重。」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歐關係在「五通」各領域均取得了不少進展:政策溝通方面,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潮流,中歐共同宣導開放貿易、多邊主義,是宣導全球化的支柱,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的四大夥伴關係穩步推進,中國與中東歐合作(16+1)成爲中歐關係新亮點

設施聯通方面,中歐互聯互通平臺經歷多輪談判,推動歐亞大陸的互聯互通、陸海聯通;貿易暢通方面,中歐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正走出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負面影響;資金融通方面,中歐投資基金開始運作,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不斷推進,迎來克服障礙關鍵領域的艱難談判;民心相通方面,中德人文交流機制日前啓動,中歐、中法、中英人文交流機制穩步推進,中歐文化、教育、旅遊、青年、體育、衛生交流如火如荼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中歐班列爲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運力保障。隨着近三千列中歐班列的開啓及統一標識,中歐班列規模系統效應逐漸顯現。中歐班列還促進了中歐地方合作,物流資訊流增強了中歐貿易的內生動力。

全文中時新聞網)(作者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