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北路也曾經年輕過 │ 達人帶路!
說到臺北的中山北路,你會想到甚麼?是當代藝術館?臺北光點??還是???
這次跟着攝影部落客飛鳥先生走訪中山北路,除了重現了這區的原始面貌外聽着飛鳥先生說故事,好像也跟着參與了他的童年一樣~
現在就讓我們一探中山北路除了美術館、光點、花博等知名地標以外其他的故事吧!
中山區有一條通、二條通....到八條通,曾經我以爲這只是商家的包裝手法,把這區營造到很有日本特色,再開一堆日本料理店就能吸引更多顧客。
原來中山北路年輕的時候真的有一到十條通,畫面就像我們看多啦A夢,大雄他們住的地方一樣!窄窄的街道、兩層高的平房、房子裡的庭園,連大雄常被胖虎欺負的空地也都在這裡。
大正町從市民大道開始往前數,分成一到十條通。一條通,就是現在的市民大道二段,在日本時代是鐵路。網路上找到的資訊多是隻有九條通,但飛鳥先生說當年確實有第十條通,只是它不能從中山北路走進去,走到林森北路上的九條通旁邊的巷就是十條通了。
一條通,就是現在的市民大道二段,在日本時代是鐵路。
火車沒地方放的時候,就會開到橋下停,就好像現在隨處可見的橋下停車場一樣。以前騎車騎到這邊就要等平交道的交通燈號,這段等待的時間就造就了附近攤販的商機,賣賣手套、帽子、襪子等簡單的生活用品。
二條通是現在的中山北路33巷,1號地址的是現在很多人慕名而來的日式老宅改建的咖啡店。
對面的漢城燒烤也是從日本時代已經有了,但當時都是有錢人才會吃的餐廳!
我們走過他小時候很怕走的地下道。
▲聽他說沒有GPS的年代要常常去找消防局旁邊的阿姨問路的生活
飛鳥先生小時候家裡開的店就在這個店面,他還記得門前一定會有一個熟面孔的憲兵駐守,因爲一站岡就是半年。
那個年代家裡沒有電話,醫師要走到路口的公共電話報警,但因爲路太窄,消防車都沒辦法進去裡面滅火,醫師的家人不幸被燒死。醫師當時臉上無助的表情飛鳥先生到現在還依然清晰記得。
當年剛進入日本時代,日本當地的不同基督教派組成了一個聯合的教派叫基督信徒一致會,從此開始了把基督教引入臺灣,後來從日本來的基督教移民越來越多,舊的教會不敷使用,在1937年建了這座大正町教會。
飛鳥先生說他對這座教堂印象特別深刻因爲這是他小時候放學走路隊回家的必經之路小時候下課沒人接,所有小朋友會排着路隊回家,飛鳥先生的同學一個接續一個到家,他的家最遠,總是走到這個路口就剩自己一個人走回家呢!
三條通位在現今的中山北路一段53巷及林森北路67巷一帶現在的三條通人少車少,十分安靜,連平房也保留了當年的庭園、圍牆、池塘,處處瀰漫着日本時代的氛圍。
從三條通走出來中山北路的位置,以前有一家蜜月堂麪包店,老闆組了一隊業餘樂團叫「鼓霸」,常常在麪包店二樓練習,樂聲飄揚。
經過復古木製的中山長安地下道來到了御成町的範圍長安西路與中山北路的交界是很有名林田桶店
▲林田桶店是擁有90年曆史的老店!
往長安西路走會看到中山市場,已經擁有百年曆史,當年的御成町市場,賣的都是最好、最貴的食材,生意也很好,相比之下,現在的中山市場顯得安靜許多。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往前再走一點是帶點歐風建築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日本時期的這楝兩層樓建築是職業介紹所,除了可以找工作,也會有針對失業者的技藝訓練。
五條通與六條通在日本時代是高官的住處,而六條通則是十條通中最寬最好的地段位在今天中山北路一段83巷到林森北路85巷及中山北路一段105巷到林森北路107巷的範圍
這區域在日本時代充滿着各種提供特別服務的酒吧隨着臺灣光復後,不少外省居民安居在這,生活能力提升,帶動這區開始了外來文化的商店與餐廳的經營。
▲(圖/翻攝自http://ext.pimg.tw/tmtctruman/1317742978-2029630742_n.jpg)
現在從五條通開始到七、八條通聚集了日本料理等美食,每逢假日都吸引到排隊人潮!有興趣的你不妨也來中山北路把這些地方都走一遍吧!
聽着飛鳥先生的故事,這區頓時增添了確確實實生活過的溫度,不再是冰冷的中山北路。對飛鳥先生來說,他就是一個城市長大的孩子,所以長大後的攝影作品都離不開街拍,他深愛着城市每一項細節,每個人與地交織的故事。
本篇文章經《聽旅行》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更多《聽旅行》文章搶先看goo.gl/0ltbn4
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https://goo.gl/x5yK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