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上兵與陸客告訴蔡政府的事

中國時報社論

陸軍金防部所屬烈嶼守備大隊二膽守備隊上兵陳嘉壎,離營游到對岸事件已逾10天。福建金門地方檢察署17日以陳嘉壎涉嫌違反《陸海空軍刑法》等罪嫌發佈通緝。不過,金防部、國防部及國安相關單位認爲,該上兵脫逃事件與政治或情報因素無關。

大陸掌握事件的主動權

不論軍方意欲將此事定位爲何,可以確定的是,除了透過金門籍立委陳玉珍間接取得陳嘉壎近況以及陸方處理態度,可以說,蔡政府幾乎沒有什麼管道可以進一步瞭解事態發展,以致於有人說陳姓上兵事件,我方根本就處於被動,難以有利於我方的方式進行協商、讓事件早日落幕。如此敏感的事件,球卻掌握在大陸手上,蔡政府對此無感嗎?

自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以來,在刻意操作的反中甚至仇中政策下,兩岸漸行漸遠,新冠疫情爆發後,更是呈現如冰凍般的關係。3年來,蔡政府關閉小三通、縮減大三通航點及航班,禁止大陸團客來臺等,不但造成必須往來兩岸的臺商、臺乾和臺生十分不便,也使得觀光旅遊蒙受極大的損失。

隨着疫情解封,企業界和旅遊業者不斷呼籲、要求蔡政府應趕快改變對大陸的政策,更多、更快的開放,以促進兩岸間的互動,這對臺灣工商、旅遊行業都有益處。甚至陸方早在2月上旬就向蔡政府喊話,儘快恢復兩岸16個航點直航。

在外界壓力下,陸委會在去年12月重啓恢復小三通,但當時只開放了陸配及金馬人士,被譏爲是做半套;日前蔡政府宣佈,預計在清明節前恢復小三通客運中轉,換言之,就等於是全面開放了。其次,本月10日起蔡政府恢復了包括深圳、廣州在內的10個兩岸直航點,但對包括瀋陽、天津、溫州、大連、桂林、徐州等13個直航點,陸委會則暫時規畫以申請包機方式進行。

清明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不少遊子亟思回鄉掃墓,特別是受疫情和兩岸政策影響,過去3年可能有不少在大陸的臺灣人無法返鄉,陸委會決定在清明節全面開放小三通,順應民衆需求,是件好事。 然而,在開放大三通的航點上,蔡政府就顯得有些爲德不卒。陸委會以「還沒有恢復定期航班的條件」爲由,暫時不恢復13個航點直航。所謂沒有條件,應該是指載客量不足,但之所以會有這個問題,跟蔡政府的政策有關,因爲政府迄今還沒有開放大陸團客入境,少了團客,班機的載客量自然會受影響。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拿來作爲不恢復直航的理由,實在很牽強。

兩岸不可能長期不往來

陸委會說是陸方沒有開放陸客來臺,不是我方。但這個說法有待商榷。大陸在2019年7月31日暫停來臺自由行,但從未公開禁止團客。2020年2月臺灣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蔡政府宣佈全面禁止大陸人士入境,目前這項禁令尚未解除。

從臺灣的政策來說,目前陸客自由行和團客都還未解禁,但要不要開放,要看大陸的態度。陸委會強調,大陸已發佈的2波開放旅遊名單沒有臺灣,所以主張大陸應該先解除陸客來臺旅遊的禁令;而就大陸的立場來說,陸客來臺自由行的確還沒有開放,但因爲之前並未明文禁止團客來臺,因此就沒有重新開放的問題。

至於大陸疫後開放名單沒有包括臺灣,這牽涉到兩岸政治議題。在大陸文旅部以「國家」爲對象的前後2波、60國開放名單裡找不到臺灣,就大陸的立場而言,這本是理所當然的事,陸委會怎麼會不清楚呢?就別再裝傻、故意混淆視聽了。

兩岸對到底誰該先宣佈開放遊客入境一事,各有立場、僵持不下,最簡單的辦法是,既然大陸說他們沒有禁止,那陸委會就宣佈放行大陸團客,看看屆時大陸到底有沒有團客來吧!或許還可以進一步促使陸方開放來臺自由行呢!

從二膽上兵陳嘉壎事件到陸客旅遊,蔡政府應該體會到兩岸間不能也不可能長期不往來,從開放航點到開放旅遊,兩岸間有更多往來互動,才能促進相互瞭解、解決問題、甚而創造雙贏。順應民意,早日開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