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城中城燒出蔡政府的冷漠與歧視
中時社論
高雄城中城大樓失火,造成46人死亡、41人輕重傷的慘劇。這棟有「鬼城」之稱的老舊大樓,從1到6層堆滿易燃物;全棟大樓本無任何消防設備,1個月前纔好不容易買了16支滅火器,但遇上大火盃水車薪。社會底層的悲歌在高雄市實際上演,執政者的目光,何時要從雲端往下查看?
有錢大內宣 沒錢幫弱勢
任何人經過城中城大樓,都可以想像它不會符合消防標準;也有PTT網友第一時間爆料,城中城的內部情形是「倒閉的證券公司內堆有大量易燃物」、「廢棄百貨公司被遊民佔據,多處有焚燒痕跡」。現場消防員也抱怨,樓梯間完全堵死,第一時間根本進不去。
這些事情鄉民都知道,爲什麼高雄市政府不知道?公部門的慣性是把責任推給法律,高市府說「依法」城中城不需要公安申報,去消防安檢又遇到門禁,無能爲力云云,真是如此嗎?依據《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地上12層的城中城大樓屬於「8層以上未達16層之H2組別」,公安申報的施行日期由「當地主管建築機關依實際需求公告之」。所謂「城中城依法不需要公安申報」,這也是依高市府自己的行政命令;臺北市已經公告,將11層以上之「H2類組」納入應辦理公安申報範圍,臺北做得到,爲什麼高雄做不到?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示在3天內,對34棟「類」城中城大樓完成聯合稽查,這時候法源又不是問題了,陳其邁根本是打了自己的部屬一巴掌。可見之前高市府拿沒有法源當藉口,完全是在推諉責任。過去20年,高雄從謝長廷到陳菊、陳其邁主政,對於老舊大樓都是應作爲而不作爲,背後的心態是「消防安檢了又能怎樣」?城中城的住戶大多是經濟弱勢,根本無力添購消防設備;住戶沒錢,高市府也不想出錢,這纔是城中城「被自生自滅」的原因。
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公共消防滅火器材之維護,其費用政府得視情況予以補助」,這也就是說,如果高市府願意編列預算,補助老舊大樓的消防器材,城中城大樓的慘劇根本不會發生。只是陳其邁連救命的錢都想省,今年高市府補助公寓大廈維護共用設備的預算只有可憐的10萬元,每棟最高補助5000元。高雄市真的有窮到這個程度嗎?
蘇貞昌 站在雲端看衆生
攤開高雄市政府的其他標案,「城市形象廣告託播案」預算800萬元;「市政活動廣告託播」預算900萬元,大內宣廣告是幾百萬的花,對弱勢市民的生命保障卻只有「1年10萬元」的補助,這就是陳其邁的價值取捨?這就是民進黨要給世人的形象?民進黨從草根起家,向來支持弱勢團體,當年許多政見都可以看出從底層出發的人文色彩;但不知道爲什麼,執政越久,眼光越勢利,從草鞋換成了皮鞋,從汗衫穿上了西裝,今天的民進黨,已不是當年那個跟庶民站在一起的民進黨了。
就算沒有城中城的失火,民進黨執政這5年來,到底爲弱勢族羣做了什麼?調高基本工資,這對沒工作的人有意義嗎?反而因物價上漲而受害;大玩「五倍券」加碼券抽籤,這對不懂電腦的弱勢族羣來說,能夠參與嗎?輿論一再呼籲,紓困普發現金,行政院卻堅持要發五倍券,說怕民衆把現金存起來。生吃都不夠,蘇貞昌怕民衆「曝幹」,完全與民意脫節。
政府的資源有限,到底是應該迎合有競爭力、能幫助社會發展的「勝利組」,還是尋找被邊緣化、需要社會協助的「弱勢組」,這是價值觀的選擇。在疫情中,臺灣的科技業一枝獨秀,訂單滿載;觀光、服務業則面臨長期的蕭條,甚至有人因此輕生。
9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63%,受傷害最大的就是靠存款或者年金過日子的獨居長輩,民進黨一再舉債,惡化了通膨,卻沒有爲真正的弱勢者增加任何的收入。政府因爲出口增加帶來的經濟成長而沾沾自喜,卻沒有看到外銷與內需產業兩者貧富差距的惡化,也沒有看到人民真正的苦痛。
「城中城」不是人生勝利組,而是被政府放生的冰山一角,在內需產業苦苦掙扎的臺灣人民都是「城中城們」,都是被政府不屑一顧的族羣。真正傷害臺灣的不是火災本身,而是火災背後,蔡政府對弱勢族羣的冷漠與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