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榮/不走老套路線的韓國瑜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記者範綱儀攝)

鍾文榮/科普經濟學作家資深產業分析師。經常四處臥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經濟分析轉成民衆能懂的文章

高雄市長選情打得火熱,有朋友問我,先不論陳其邁的選情與策略,韓國瑜的選戰操作策略,在高雄這個綠色鐵板選區中,是否有理循?或者有勝出的機會

湊巧,上週在大學部上課時的進度就是行爲與態度,趁機,可以拿來說理一番。

簡單來說,一個人的價值觀基本上是穩定不變的,但是一個人的態度卻容易隨着環境與情境而改變,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態度可以改變,也就代表這個人的行爲有機會改變。

簡單來說,韓國瑜對於高雄的選情,就是從改變選民的態度開始,透過有理可循與網路媒體公關的操作,如果態度可以改變,行爲就有機會可以改變。至於政見訊息如何塑造與傳播,一般皆以矛盾、喚起恐懼、單雙面溝通與重複曝光四大方式,就不在這說嘴了。

理論看選舉策略

政治學與經濟學中一般假設都是中間理論,如果用在選舉策略上,如果在均質的單一選區,中間策略似乎比較能夠爭取大多數選票的支持,但在非均質的選區,中間策略有可能就失效。如此,在深綠的鐵板戰區藍營的韓國瑜如何突破這塊鐵板?

依ELM模式(Elaboration-Likehood Model),人在不同條件與不同的情況下會採取不同的路徑處理訊息,進而影響他的態度,依此理論,若將高雄市的選民結構區分爲「說之以理」與「動之以情」的兩種類別,我將之圖示如下:

▲選舉政見訊息態度改變路徑圖。(圖/作者鍾文榮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戰場臺北

對於北漂青年與網民,一般來說他們對於訊息接收的程度動機皆高,這也是政見渲染力最強大的一羣,普遍來說教育程度也較高,因此,政見必須走「中央路徑」的論點,直接以強有力的論述,一針見血的說之以理,則他們的態度就容易改變。這也是韓國瑜必須把第二戰場放在臺北的原因。第一,臺北是媒體資訊中心,曝光度高,資訊的傳播力道也強;第二,北漂青年是過去藍綠陣營皆容易忽視的選票,也是衝高投票率的重點,誰能拿下,都有一石兩鳥,衝高投票率兼取得中間選民支持的效果

至於,在地選民的策略,就是走「邊緣路徑」,用「博暖」的方式,動之以情,這就是韓國瑜賣菜總經理的土形象發揮的所在,捲起褲管,挽起袖子,訴諸個人魅力風格

韓國瑜是否有機會在高雄的選情有旱地拔蔥的效果?他的操作方案與策略,不走老套的國民黨老方案,看似無理可循,卻是有理可證,奇兵手法,卻往往讓對手難以招架。選戰開始倒數計時,接下來藍綠雙方開始密集短兵相接,選情如何發展,且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

熱門推薦》►民調能代表一切? 決定選情的「沉默螺旋」►別傻了,網軍真的能操控選情嗎?►不得人心的臺中市長候選人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