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住房租賃金融17條”落地,金融如何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

央廣網北京1月6日消息(記者胡波)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環球新財訊》報道,在很多大城市,不少新市民和年輕人通過租房解決住的問題。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租房人口有將近2.6億人。實現“住有所居”,金融發力十分重要。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專門發文,就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提出17條意見,自2024年2月5日起施行。

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在新年伊始發佈的這份“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被稱爲“開年禮包”。意見要求,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應當突出重點、瞄準短板,主要在大城市,圍繞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羣體住房問題,支持各類主體新建、改建和運營長期租賃住房,盤活存量房屋,有效增加保障性和商業性租賃住房供應。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解讀認爲,兩部門發佈的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新規很務實,也很具有實操性。“它針對當前住房租賃企業的實際情況、實際融資需求,提供了更加務實的內容,有助於金融企業更好地去支持租賃的企業。應該說是比較全面地從租賃市場的角度,搭建了一個住房金融的體系,還有相應的一些政策支持內容。在政策支持方面,還有一點就是涉及資金退出的問題,有助於整個住房租賃市場的資金能夠循環的,能進也能出,能夠鼓勵各種社會資本,各種金融投資資本能夠進入到住房租賃市場,對整個行業來講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意見提出的17條措施,覆蓋了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市場化租賃住房的全面支持。“意見以商業可持續爲基本前提,建立健全住房租賃金融支持體系。對市場化長租房,在總結相關金融機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給出較爲明確的引導和規範。同時,對自持物業的住房租賃企業支持力度較大。”

爲加強和完善住房租賃金融管理,意見要求,嚴格住房租賃金融業務邊界,住房租賃金融業務要嚴格定位於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不得爲短期投機炒作行爲提供融資,嚴禁把住房租賃金融產品違規用於商業性房地產開發。

嚴躍進認爲,這有利於從需求端緩解“租房難、租房貴”問題。“供給端這些政策做好,對需求端影響非常大,比如說如果這些金融支持我們一些住房租賃企業,那麼接下來一些住房租賃企業的房源量可能會更加多,能夠以更多的房源,更多的服務去提供給我們新市民、青年人租客等等,有助於保障需求端的一些權益。作爲租客,租賃住房消費行爲,它背後也應該有一些金融支持,在這個文件中也有所提及,對尋找更加優質的房源,在租房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它也有一些比較匹配的、完善的金融支持。”

董希淼建議,以此爲契機,接下來應當鼓勵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在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爲。“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創新產品和服務,綜合運用住房租賃開發建設貸款、住房租賃團體購房貸款、住房租賃經營性貸款、個人住房租賃貸款、信用卡分期等產品,更好地滿足住房租賃市場各類主體的需求。”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