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逐車”的實質 是汽車後起者的機會

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資本市場迎來了高光時刻。統計顯示,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車企,中國已佔據5席,其中蔚來、小鵬理想造車勢力,而比亞迪和上汽集團爲傳統車企。就在去年年底,蔚來的股價還曾瀕臨1美元/股的退市關口。如今作爲市值第一的中國車企,成立僅僅6年的蔚來汽車市值已然超越西方汽車百年巨頭戴姆勒、通用和寶馬。而蔚來、理想、小鵬這三家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市值之和一度超過美國大車企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市值之和。

中國造車新勢力“華麗轉身”的背後邏輯還是在於資本的逐利性。短期來看,特斯拉股價一騎絕塵,數倍於全球市值第二車企豐田短時間投機風險極大,因此,與特斯拉概念相近、估值相對較低的中國造車新勢力,成爲資本市場博弈的對象。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資本看重的是趨勢,能源汽車無疑是全球經濟低迷環境下少有的幾個可確定未來發展前景的行業之一。

當下,全球汽車產業迎來了新能源政策加碼期。在中國,不僅新能源汽車刺激消費政策利好不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出臺還明確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0%的目標,標誌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培育期進入發展期。在歐洲,意大利、法國、荷蘭瑞士、德國等國政府持續推進節能減排出行政策,爲當地居民購買電動車給予補貼,英國還明確表示將在2030年禁止銷售汽油柴油驅動小汽車貨車。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車刺激方案有望實現。這些都刺激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車企的追捧。

正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理事長陳清泰所言,公司的市值排序不排除有短期因素的影響,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資本市場上的主流諮詢公司、分析師和投資機構的預期。從市值情況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同,也表明汽車產業進入了大變革時期,汽車企業的市場地位正在重新洗牌,也爲後起者提供了機會

造車新勢力是後起者,也是傳統汽車的顛覆者。儘管目前的資產規模、生產規模、銷售收入、盈利水平都遠不如傳統車企,但中國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蔚來、小鵬、理想都具有較強的互聯網基因,在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上具有更強的創新能力,並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化優勢:蔚來的服務模式、理想的車內大屏設計、小鵬的自動駕駛能力。在終端市場,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尤其是在消費能力更強、對新事物接受度更大的一線城市,銷量連續數月突破新高,而且一改之前連續鉅虧的狀況,企業毛利率紛紛轉正。由此可見,造車新勢力有差異化也有優勢,存在非常可觀的增長空間。

與西方傳統汽車強國相比,中國汽車產業也是後起者。中國在全球率先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贏得了“換道超車”的先發優勢。業界專家認爲,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在資本市場表現良好的背後,是對中國汽車業轉型的認可,事實正在驗證“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車產業一頭連着汽車強國戰略,一頭連着能源安全新戰略,涉及能源結構的調整智能電網的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新一代移動通信的支持、產業鏈的調整改造、標準法規的建立和調整,以及就業崗位轉移等等,傳統的汽車、能源、化工等行業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汽車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將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