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化鵬》千里送鵝毛?背後有玄機

左化鵬》千里送鵝毛?背後有玄機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前駐波蘭大使江國強兄臺灣文史專家朱瑞徵兄,既是良師也是益友。三人相約參觀臺北賓館」。

我們先在外交部前碰面,江兄送我一冊極其珍貴的「百年傳承,走出活路」 一書,朱兄也送我一套上下兩冊精美的繪圖

兩手空空,正愁無以回報,忽見賓館水塘內,黑毛綠水紅掌清波,幾隻黑天鵝游來游去,其中一隻,在岸邊濮濮振翅,抖落身上水珠,掉了幾支鳥毛,機不可失,我趕緊拾得兩支羽毛,送給兩位仁兄,回報贈書之德

在下此舉,上合天心,下符地理中通人情。吻合了中國歷史上一個典故

相傳,唐朝貞觀年間,西域番邦回訖國遣使緬伯高,向大唐進貢。奇珍異寶中,有一隻世所罕見的白天鵝

緬伯高懷中揣着這隻天鵝,披星戴月,曉行夜宿,一路前往長安。天鵝是水禽那堪陸上舟車勞頓,被折騰的奄奄一息。

途經沔陽湖,天鵝見水,呱呱歡叫,緬伯高見狀,趕緊將天鵝放入湖中。果然天鵝悠遊戲水曲項向天歌

緬伯高見天鵝恢復生機,拊掌大樂不料天鵝不識好歹,趁他毫無防備,突然振翅高飛。緬伯高又驚又怒,飛撲向前,卻只抓到幾支鳥毛。

一時之間,他老兄呆若木雞,欲折返回訖,卻不知如何交代,只好在路上尋得一塊錦緞,包着幾支羽毛,悔恨交加,惴惴不安,逶迤向前行。

面謁唐太宗,詳述失鵝經過,唐太宗見錦緞中有詩一首,「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湖失寶,回訖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唐太宗觀詩後,莞爾一笑,見這呆子,忠厚老實,不辱使命,非但不以爲忤,反而重重賞賜

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就成爲中國人餽贈禮物時的用語。我也送出了兩根鵝毛,不求賞賜,但求永誼永固

作者爲資深媒體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