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絲綢路/高度隱匿的「暗網」 專業名詞懶人包

▲比特幣問世波瀾,1元曾兌1千美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暗網(Dark Web)」是隱藏在網際網路下的一個無政府網域,只能用特殊軟體、特殊授權、或對電腦做特殊設定才能連上,充斥着許多非法勾當,像是實體的毒品軍火,這一個特殊管道必須對網路運作有專業瞭解,才能「找」到它,更有別於一般民衆常用的網際網路瀏覽器,主要語言也是英文,加上得先了解專業名詞才能在這地下黑市流動。

毒販駭客都愛用的暗網,大部分還是用在非法交易上,令全球許多國家相當頭疼,而這一個具有高度隱匿性網站,被認爲是犯罪的天堂,不過,目前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都對它束手無策。以下爲記者整理出暗網中常見的名詞:

1.比特幣(BITCOIN):所有黑市都以比特幣作爲貨幣,比特幣其實是全球通用且加密數位貨幣,是一種對等網路支付系統和虛擬計價工具,也就是第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支付網路,由用戶來支撐,不需要中央機構或中間人,簡單來說比特幣就像是網路上鈔票,可以購買商品,現階段使用在網路上的商店居多,臺灣幾乎沒有收比特幣的店家

然而,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於2008年發表了一篇名爲《比特幣: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他稱爲「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其演算法,2009年,他發佈了首個比特幣軟體,並正式啓動了比特幣金融系統,本身持有約一百萬個比特幣。

2.TOR又稱爲「洋蔥路由(ONION ROUTING)」:是一種在電腦網路上「匿名溝通」的技術,訊息一層一層的加密包裝成像洋蔥一樣的封包,並經由一系列被稱作洋蔥路由器的網路節點傳送,每經過一個洋蔥路由器會將封包的最外層解密,直至目的地時將最後一層解密,目的地因而能獲得原始訊息,資料也因爲有多層的加密,每一個網路節點(包含目的地)都只能知道上一個節點的位置,但無法知道整個傳送路徑以及原傳送者的位址

也就是說,其實任一個節點都無法同時知道這個訊息最初與最終的目的地,讓發送者成功達到匿名的效果,不過,Tor的目的並非作些違法事情,而是爲了保護個人資料的隱私。

3. LSD(麥角乙醯胺)又稱毒郵票、搖腳丸: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緻幻劑,純淨的LSD是一種無色、無氣味,味微苦的固體,一次典型劑量只有100微克,僅相當於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能造成使用者6到12小時的感官、感覺、記憶和自我意識的強烈化與變化,可作化學武器使用,不過也可以透過食物或飲料服用,在英國、美國、澳洲紐西蘭和大部分歐洲國家,這藥物都是非法的。

4.SHA-256 Ripemd-160 :是一種更加隱密性的加密方式,中間使用者無法找到上一個節點的位置,目前全球、美國軍方都在使用,具有高度隱密、無法破解。

5.Mac Data資料庫:僅記錄IP,不紀錄網頁內容,主要用於記錄用戶到過哪些IP位置,進行管制。像是中國的防火長城就是監控和過濾網際網路國際出口上內容的軟硬體系統的集合,「翻牆」也被引申爲瀏覽國外網站、香港等特區網站的行爲。

6..交易中介信託(Escrow):買家可以等收到貨後再將「比特幣」從交易中介信託手中轉交給賣家,協助交易順暢進行,另類的保障交易安全,換句話說,就是第三方支付,可說是暗黑世界的「淘寶」,先由買家將貨款匯到第三方擔保平臺的國際支付寶(Escrow)帳戶中,然後第三方擔保平臺通知賣家發貨,買家收到商品後確認,貨款再匯給賣家,纔會完成一筆網絡交易。

▲商品圖片上若有Escrow的字樣,代表該賣家可以將比特幣交由中介交易信託。(圖/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