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助推外引特級教師“本土化” 均衡教育發展
提升教育水平,師資是重要的一環;當迅速提升區域教師的水平,於短期內不能實現時,外援引入便成了最有效的途徑。目前,北京市朝陽區、豐臺區、門頭溝區等區縣都啓動了引進特級教師計劃。隨着一大批外地特級教師的進駐,北京部分學校的辦學效果得到了快速提升。
那麼,外地特級教師緣何選擇進駐北京?他們如何適應北京的教育環境?他們給北京教育帶來了哪些新的變化?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2013年,董現平來北京大峪中學之前,在安徽某縣的一所中學幹得順風順水。他2008年被評爲特級教師,是縣裡第一個“特級”。
可想而知,在當地,董現平絕對是個有影響力的人物,他的教學成績突出,接連培養了好幾名省狀元,考進北大、清華的學生也不止一兩個,老百姓以自己的孩子是他的學生爲榮。
農村出生的董現平懂得,自己取得的成績離不開自己老師的培養和領導們的關懷,所以一直懷揣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教育、對待他的學生,從沒有想過有一天會離開那個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的縣城,直到有一天,北京市門頭溝區教委相關人員找到了他。
“他們打電話過來,找我。”董現平說,希望他參加門頭溝區裡組織的特級教師引進招聘會,董現平原本平靜的生活,開始蕩起陣陣漣漪。
“兒子在北京上大學,畢業之後如果留在北京,不一定能落下戶口,而且北京房子貴,靠我夫妻倆攢錢給兒子在北京買房,絕對不容易。”董現平回憶道,“如果自己到北京工作,一家三口的戶口不再是問題,愛人工作也能解決,另外還有一套住房,這樣一家人就能在北京很好地團聚了。”況且,他認爲自己已經40多歲了,“再不挪地兒就再也挪不動了”。更關鍵的是,董現平架不住門頭溝教委一遍一遍的邀請。“是他們的誠意感動了我,綜合權衡之下,我決定來北京,在新的環境下續寫新的輝煌。”
說到工作上的事,董現平承認一開始很有壓力,因爲校長制定了在別人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但最終經過大家的努力,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儘管在大峪中學剛工作了一年,但董現平認爲遇到大峪中學校長曹彥彥很幸運,“工作起來很幸福”。
一到大峪中學,學校就將三個畢業班的重任壓給了他,與老家的孩子相比,大峪中學的學生在學習習慣、接受知識的能力方面不盡相同,不過,這些都難不倒經驗豐富的董現平,稍作調整,教學工作很快走上正軌。和在老家一樣,他依然用一顆真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學生對他也很友好,師生其樂融融。
爲了給特級教師們的發展搭建平臺,也爲發揮特級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曹彥彥在學校開設的山谷書院中,讓董現平擔任物理研究室的負責人。因爲這個工作,董現平得以接觸更多的學生和本校的老師,同時藉助跟北航、公安大學等大學開展的活動,也讓他很快融進了大峪中學這個集體。董現平坦言,這對自己的發展有很大幫助。教學之餘,他把自己的經驗和做法跟青年教師分享,幫助青年教師成長在他看來不能僅限於自己的物理學科。
事實上,爲吸引更多的優質師資花落北京,包括門頭溝在內的北京市各區縣紛紛出臺了優惠政策,除了解決戶口、住房等問題外,不少區縣對特級教師在京的再發展也給予了“特殊照顧”。例如海淀、朝陽、豐臺、門頭溝等區縣,都會爲所引進的特級教師安排子女入學,協助解決配偶工作等。
朝陽區爲了吸引名校長、名教師加入本區教育系統,積極爲招聘引進的優秀校長和教師搭建事業發展、專業成長的平臺。引進人員主要在市區級示範學校任職並享受相應人才工作津貼;享受高層次境內外培訓;在教科研、著書立說等方面享受經費資助;按照有關規定爲外省市引進人員及配偶、子女辦理進京手續;享受規定的安家費並通過提供租房補貼或提供公租房等方式解決居住問題。
多個區縣大規模引進特級教師
通過引進特級教師,迅速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併發揮其種子作用,帶動一批教師成長。如今,這一做法得到北京各區縣普遍認可。
朝陽區是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教育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爲了更好地滿足區域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自2008年起,朝陽區連續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名校長、特級教師,共引進特級教師82名,擴大了區域教育系統優秀人才規模,激活了學術研究氛圍。到目前爲止,朝陽區特級教師由原來的20多位激增到150餘位。今年,朝陽區還將面向全國招聘5名優秀校長,30名優秀教師,其中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地理、物理、生物、化學、歷史、政治、計算機等多個學科。
2008年至今,豐臺區共引進優秀教師53人,其中特級教師33人,佔62.26%。引進人才覆蓋範圍逐步擴大,由之前的3所學校擴展到北京十中、麗澤中學等9個學校。
東城區目前有專任教師1萬人,其中特級教師47名,因爲老教師退休等原因造成特級教師的減少,因此該區每年也從外地引進特級教師5名左右,補充到優秀教師稀缺的學科中。
爲了發展山區教育,近年來門頭溝區政府聯合區教委也面向全國公開招聘特級教師。目前,從山東、安徽、內蒙古招聘過來的5名特級教師分別在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大峪中學擔任物理、語文、數學、政治等學科的教學工作。
教育快速發展的區縣有引進特級教師的需求,一些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強區也在引進特級教師上下了不少功夫。
在海淀這樣的教育大區,部分快速發展的學校成爲引進外地特級教師的大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市育英學校共有特級教師22人,他們分別來自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西、山西等地,所從事的學科涉及數學、化學、歷史、英語、語文、地理、物理等。
在引進特級教師數量上與育英學校不相上下的是同爲海淀區的北京市立新學校。其對外公佈的9名特級教師中,校長兼物理特級教師曾軍良由北京市十一學校調入,另有兩名北京本土特級教師,餘下的6名來自湖南、湖北、江西、山東和安徽。據瞭解,這些特級教師多數是受曾軍良教育思想的影響,追隨他來北京發展的。曾校長挖人才可謂“大手筆”,原湖南省省級示範中學校長、數學特級教師羅霞成功被他挖到立新學校擔任副校長。
外地特級教師進駐北京,爲北京的教育發展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特級教師到北京之後,都發揮出了特級教師應有的示範引領作用。
豐臺教委主任張立新介紹,2013年高三畢業年級教師中,北京十二中有7人是引進人才,豐臺二中有4人是引進人才,分別佔本校引進人才總數的46%和44%。引進人才參與學校管理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調研顯示,35%的引進人才擔任教研組長或年級組長職務,12%的引進人才走上中層以上領導崗位。此外,引進人才在專業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也在逐漸增強。數據顯示,在過去兩年內,87%的引進教師在學校做過公開課或示範課,31%的教師在區域範圍內做過講座或公開課。
在朝陽區,引進的特級教師作用也在逐漸凸顯。卓立在全國小學教育領域可謂響噹噹的人物。這位全國十大明星校長、北京市特級教師此前曾在史家小學擔任校長約20年,如今來到朝陽辦學,擔任北京潤豐學校校長。“潤豐學校是一個新的學校,短短三年,在朝陽乃至全市已有不小的名氣。”朝陽教委相關負責人說。
被引進教師需儘快“本土化”
外地的教育環境與北京大不相同,這些外地特級教師到北京之後能否適應北京的教育環境?很多人擔心他們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2011年,近50歲的化學特級教師何文軼被引進北京市第十二中學發展。之前,他在雲南省著名的昆明第一中學教學多年。剛來北京任教時,何文軼和部分京籍教師在教學理念上有所不同。平日裡,話不多的他信奉“埋頭做事”。三年來,眼看着他帶的班級化學成績一路上升,孩子們也似乎更喜歡這個帶着濃重南方口音的老師,不少教師開始私下找他取經。
何文軼說,教師不是教書匠,不應把學生教成單純的考試機器,而是要做學生的朋友。每天中午,他辦公室裡總是圍滿了學生。“我從不午休,來者不拒。”
然而,何文軼並不是爲了人人夢寐以求的北京戶口而來的。他只爲素質教育的夢想,想看看作爲全國文化中心的北京是怎麼做教育的。憑着對何文軼的充分信任,校長李有毅讓初來的他身兼學校活動中心副主任一職,負責創新教育工作。帶着學生一起探索科學實驗夏令營、走進翱翔計劃的高校科研實驗室、參與全國首個萃智教程的開發,這一切對何文軼來說都是未曾經歷過的。
“北京的素質教育平臺那麼大,這裡的學生可真幸福,他們有機會獲得更豐富的社會資源。”何文軼告訴記者,他一直追求的就是創新教育夢想,而這裡的舞臺足夠大也足夠寬。“會通中西,學貫文理,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是我的職責。”
豐臺教委主任張立新告訴記者,要想讓被引進教師發揮作用,就必須讓他們儘快“本土化”。在制定專門引進方案後,豐臺區通過整合轄區內教育資源,組建了一支由37人組成的、涵蓋各個學科的專家審覈團隊,專門對擬引進人才進行審覈考評,確保引進人才的質量。
“制定規範,要求被引進人才進京後從一線做起,從班主任做起。”張立新坦言,被引進教師只有通過做班主任工作才能更清楚地瞭解北京學生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據瞭解,豐臺區在被引進人才入職後,會開展相應的培訓來幫助“新人”迅速瞭解北京教育的特點。同時,區教研員會對新引進教師加以關注,適時給予指導和幫助。更爲重要的是,豐臺區還爲被引進人才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以此增進本土教師和被引進教師的相互瞭解。學校會爲被引進教師營造一個寬鬆環境,以便於他們快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學校對被引進教師都給予了一定的空間。被引進教師在進入學校後,相關領導、教師都會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北京的教學環境,區教委也會積極爲他們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
【專家聲音】
“引進”“輻射”並舉促教育均衡發展
“北京在短時間內集聚了全國優質的教育資源,實現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升,這對北京的教育來說是一件好事。”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生導師盧立濤如此評價引進特級教師的做法。
他認爲,當前北京各區縣的教育發展水平差距比較大,要提升教育水平,師資是重要的一環,“如果依靠自身力量,短期內提升教師的水平有悖於教育規律,尋求外援支持就成爲最有效的途徑。”他認爲,各區縣在加大引進特級教師的力度的同時,也要最大限度地幫扶本土教師的成長,讓教師都能獲得發展。
此外,該教授也認爲,從外地引進特級教師的做法會加劇外地優秀師資的流失,目前,北京周邊不少省份已成爲北京的教師培養基地。在這點上,北京應該加大優質教育資源向外輻射的力度,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優質教育資源向周邊省份輻射,以此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文/本報記者 鄭祖偉 曹陽 凌月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