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銀行行長,創業失敗賠光200萬,改送外賣!如今月入一萬多,他說:任何時候重頭再來都不晚...網友評論亮了!

外賣、滴滴行業,承接了多少失意的中年人

前段時間,在私募基金公司當過總經理老王轉行開起了網約車,刷屏金融圈。老王感嘆,人到中年,只能是務實,而網約車行業提供了中年人最需要的踏實感。

如今又一個銀行行長幹起了快遞,網友表示這些人能屈能伸,都是人才。

銀行行長創業失敗送外賣:

任何時候重頭再來都不晚

據新華網微博轉發@大米Video,江蘇漢子姚志剛,曾是銀行行長,原本能安穩退休的他選了辭職創業。從江蘇到大西北再到長沙,他賠光全部積蓄200萬。

年過50,他重新找工作當外賣騎手,一個月跑1500多單並不覺得累,半年當上配送站長。如今,姚志剛走出人生低谷,收穫了充實與快樂。回顧過去,他說:人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但任何時候從頭再來都不晚。

瀟湘晨報報道,今年51歲的姚志剛曾是一名消防兵,1993年,從部隊退伍後,姚志剛被分配到常州一家銀行,因爲業績優秀,第二年他就被提拔成儲蓄所主任,也就是後來的支行行長。這個位置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時間久了,姚志剛開始厭倦一成不變的工作,且銀行的工作雖然看着光鮮,但其實壓力很大。2017年,一位從事環保塗料生產的戰友邀他一起創業,姚志剛心動了,想要和好友一起,但這個念頭隨即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你都快50歲的人了,再幹十年就退休了,你折騰個啥?”

幾經思索,姚志剛決定拼一把,於是他辭去銀行的“鐵飯碗”,拿出畢生積蓄,和戰友一起到大西北創業。

可惜事不遂人願,環保塗料在大西北的市場反響並不是很好。堅持了3年,姚志剛創業失敗,投進去的200萬元也打了水漂。“我投錢買的那些生產設備,現在還放在西北那邊,都成廢鐵了。”姚志剛苦笑道。

陷入人生低谷時,不想閒着的姚志剛成爲了一名外賣騎手。

“當初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創業,現在賠得血本無歸,我也沒臉回家。”姚志剛說,創業失敗後,他一直不敢面對家人。後來一個親戚問他要不要來長沙搞工程,於是,去年9月,姚志剛來到長沙準備試一下,但很快他便發現,如今的工程也不像過去那麼好做了。

此後,姚志剛一邊跑步一邊思索自己的未來,每天如此。“我總不能閒着吧。”這樣想着,姚志剛隨即在網上投了一份簡歷。

沒多久,美團給姚志剛打來電話,問他是否願意當騎手。“反正我每天都要跑10公里,送外賣也是跑,就當鍛鍊身體唄。”他接受了這份工作,一開始沒敢告訴家人。

姚志剛做事雷厲風行,跑步、爬樓甚至比年輕人還快。他一直堅持“巧跑”而非“死跑”,每次跑步時,都會細心觀察周邊環境,商家在哪裡、小區哪個門不能走、哪裡可以抄近路,這些他都瞭如指掌。每接一單,他總能很快規劃出最優路線。

入職一個月,姚志剛就成爲了當月的“單王”,月收入一萬多。除了收入的增加,通過送外賣,姚志剛也漸漸走出了創業失敗的陰霾。“我發現送外賣和當年救火很像。年輕人遇到訂單多的時候會心慌,我會很興奮,就像當年在部隊接到任務一樣興奮。”姚志剛說,過去當消防兵到處救火,如今送外賣則是在“拯救”飢餓的人,爭分奪秒送餐,同樣讓他很有成就感。

由於表現優異且具有管理經驗,不久後,姚志剛被提拔爲小組長。2021年2月,入職4個月的姚志剛,被正式提拔爲美團長沙紅星站的站長。

網友評論亮了

私募老總轉型開滴滴

私募基金經理轉行做外賣小哥

近日,金融圈被一則消息刷屏:私募老總轉型開起了滴滴,還在自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對於網約車的看法,成爲坐擁粉絲超20萬的博主

視頻號“不得不佛系的老王”認證顯示,其曾爲北京華瑞星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在走紅之後,他將自我介紹改爲網約車自媒體,重點關注網約車發展,司乘和平臺關係,爲網約車司機維護正當權益發聲。

天眼查顯示,北京華瑞星辰資產爲海松(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曾用名。華瑞星辰資產成立於2015年4月,註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成立之初,法定代表人爲王偉,2017年8月法人變更爲現在的王雷,2021年1月,企業名稱變更爲海松(北京)資產管理,不久後變更爲海松(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坦言,當初做私募的時候也沒有風光無二,風光無二的只有徐翔王亞偉等人。

他表示,當時私募是個新鮮的事物,剛剛開放,無數的人就奔向私募,每個人都想拿塊牌照。

不過,他表示之後私募大洗牌,能生存下來的寥寥無幾,現在的私募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募資難

他認爲自己離開私募行業,從現在來看,還是明智之舉。因爲他趕上了2019年自媒體爆發時代。

“作爲一箇中年人,馬上進入老年的人,其實真的沒有太多時間多愁善感,因爲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你不可能停下腳步。當你發現一個行業,你無法繼續生存的時候,你只能是立馬調轉車頭繼續趕路。”

他坦言,對於年輕人還可以談談理想,對於他這種人到中年的年齡,只能是務實,所以就選擇有現金流進入的行業。他認爲最好的行業就是網約車。進入一定級別後,每天能提現,他認爲特別有踏實感。在最近的一則視頻中,“老王”也發出感嘆:“在人生低谷時,跑網約車是個好的選擇嗎?人在最低谷的時候,抗風險能力也是最弱的。”

也有私募轉行送快遞

2020年4月,據廣州日報報道,樑智俐是廣州人,2009年從廣東金融學院投資理財專業本科畢業,之後進入廣州的一家銀行工作。他從最基本的櫃員幹起,直到成爲天河區多個營業網點的項目負責人,月收入也達到約1.5萬元。

2018年,他和其他幾個同事集體從銀行辭職創業,創立了一家搞對衝基金的投資公司。樑智俐說,辭職是因爲事業到了瓶頸期,另外實體銀行也受到網絡金融的衝擊,讓他的工資收入有所降低。

當時樑智俐雖有一定積蓄,但成立公司仍然資本不足,便向銀行和親戚借了不少錢。一開始,公司運營得不錯。但是後來,公司的業務漸漸開始衰落。

辭職之後,樑智俐每月要還2萬多元的銀行貸款,但恰好碰到疫情,工作不好找,妻子在淘寶上做童裝生意,也因爲物流沒有恢復,生意受到很大影響,夫妻倆還有一個4歲的小孩要養,一時間,養家和還貸就只能靠家人幫忙了。

樑智俐說,疫情發生後,只有外賣公司還在招騎手。抱着“求職就是求生”的想法,他選擇當了外賣騎手,在珠江新城的寫字樓裡送外賣。

樑智俐負責送外賣的片區,也包括自己的老東家。樑智俐說,每當單上出現了那家銀行的名字,他的內心都會有一些小顫抖,“我送過幾次,但老同事倒是沒遇到。既然選擇了這行,那該放下的就應該放下。”

長期在銀行業工作應對各種客戶,樑智俐內心早有一套“待客之道”,因此送外賣期間,他沒有收到一次差評。“我也有過遲到或者把客戶的湯撒了的情況,但都會提前和他們溝通,人都是將心比心的,只要溝通好,我不相信會收到差評。”樑智俐說。

首破22萬億!剛剛,公募基金又炸了,單月暴增近9500億!市場回暖,領跑基金大賺46%,這些新品大賣!直播業務火爆,中基協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