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佈局“農業+AI”,李開復看到了什麼?

投資圈裡,最熱衷於AI人工智能的,莫過於創新工場的董事長兼CEO李開復。自2012年起,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就開始佈局AI賽道,8年裡一共投資了50家人工智能企業,併成功孵化出7家科技獨角獸企業。

創新工場認爲在下一個階段將會有兩件事情非常重要。第一,深度算法會切入各種行業產生‘+AI’的作用,‘+AI’就是指傳統行業擁抱AI來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些行業包括零售、農業、醫療等。第二件事是無人化自動AI將會在我們身邊普及,例如無人機、無人駕駛機器人等。

11月16日,極飛科技宣佈完成新一輪12億元人民幣融資,創新工場作爲投資人現身。據瞭解,由李開復創立的創新工場,多年來深耕於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聯網和消費升級領域的投資,主要幫助早期階段創業公司孵化成長。此次其將投資眼光瞄向了成立已有13年的農業科技公司,也許是看到了數字化技術智慧農業帶來更多革命性應用的巨大潛力

這是迄今爲止,中國農業科技領域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也進一步印證了創新工場對於未來AI+農業這個領域的認同。當前,中國傳統農業的生產和組織方式已經到了變革拐點,在農業耕種管收四大流程急需更高效的方法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經過多年的探索,衆多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智慧農業是農業現代化改革可行性最高的解決方案。隨着物聯網、AI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孵化了以無人化農場爲代表的生產方式和新型農業模式,農業機械化農機智能化轉變,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無人化時代正在來臨。

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村人口大幅向城鎮轉移,預計到2025年,中國農村務農人口只有6000萬,中國農業即將面臨“無人種”的難題

李開復表示,“未來智能化、集約化的農業方式是中國發展的必然道路。新的農業生產方式是產業的剛需,極飛的產品和服務在農業轉型的強需求場景裡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創新機會。創新工場認爲,極飛顛覆性地提升了千年農業基礎設施的整體水平,大幅推動了農業數字化的進程。”

如今,無人化技術正走進山間田地,慢慢鋪開智慧農業版圖。藉助無人機測繪與AI識別技術,農戶可以輕鬆採集農田高清地圖,爲自動化農業設備提供精準作業導航。農業無人機和農業無人車可以實現田間全自主精準作業,大大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水肥資源的浪費。同時,智慧農業系統通過數據的收集分析,讓農戶更好了解農田的全方位信息,實現精準科學的農業生產管理規劃,讓農業生產效益大幅提升。

農業一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長久以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發展,先後出臺多項政策拉動農業生產水平增長。“十四五”期間,我國明確提出要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建設農業現代化,同時強化智能農機在農田的普及與應用。

李開復在人工智能書籍《AI・未來》中提到:“在農業領域,AI通過運算就會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施肥、澆水,哪些地方能夠收穫多少糧食。”李開復對於AI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的認知,與極飛所打造的智慧農業系統異曲同工。他還表示:“自AI展開序幕,創新工場一直在尋找懷抱技術實力而也願意擼起袖子潛心向行業學習、深度解決行業痛點的企業,這次非常驚喜的看到極飛作爲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用人工智能切入了人類數千年以來最古老的農業,並且在很多地方得到應用產生價值。”

未來,“農民”將會是一個很酷的職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會開始願意投身這個行業。在扶持政策和革新技術的培育下,智慧農業成爲孕育萬億市場的新藍海,吸引着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爭相涌入,更多先進的前沿技術將爲農業生產帶來革命性的改變。(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