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智短視頻像豬食?騰訊又上了字節的小黑本!

文 | 子青

出品 | 本站科技《態℃》欄目組

視頻平臺真得焦慮了。

6月3日,在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在主題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網絡視聽產業峰會環節裡,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而爲之,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家的主要負責人依次上臺發言,演講的內容卻是聲討短視頻侵權。

騰訊副總裁在線視頻CEO孫忠懷在出席活動時拋出的“短視頻豬食論”衍生了一場 “輿論風波”。至此,以騰訊和字節跳動爲代表的長短視頻之爭,由此前的暗戳戳較勁也變成了公開化的矛盾和衝突。

在“愛優騰”猛烈發言抨擊之下,B站CEO陳睿,快手聯合創始人楊遠熙也均在臺下,新生代中短視頻平臺負責人仍舊講述完了目前自己從事的業績,並表示希望能夠和同行們一起促進這個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但是沒有參與到這場峰會的字節跳動,進行了猛烈回擊。

4日上午,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在個人頭條號上隔空迴應,稱騰訊在自己大力發展短視頻同時,一直在攻擊短視頻行業。

隨後字節還在官方公衆號上也發佈了《字節跳動遭遇騰訊屏蔽和封禁大事記(2018-2021)》一文,聲討騰訊在公開場合污名化短視頻行業。

口水戰升級的背後,是短視頻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與長視頻開始真刀真槍進行用戶廣告的搶奪。

“愛優騰”苦心經營視頻網站十餘載,試圖走出一條屬於自制內容的視頻之路。如今短視頻平臺背靠“愛優騰”三家大樹來乘涼,也難怪受到多家平臺聲討。不過目前來看,在版權方面,如何界定短視頻平臺侵權行爲仍有諸多困難。多方呼籲下,未來視頻平臺將走向何方,法律法規是否影響其走向,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

不可否認的是,在短視頻搶佔流量高地的同時,長視頻的位置顯得尷尬且危險。

殺死那些侵權短視頻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第9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發佈《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44億,2020年網絡視聽產業規模破6000億元。

去年,字節透露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6億(含火山、極速版),今年一季度峰值則達到了6.5億。

而過去第一季度,快手透露app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躍用戶達到3.792億,同比增長26.4%,環比增長20.0%。每位日活躍用戶的日均使用時長爲99.3分鐘,同比增長16.5%,較去年四季度公佈的89.9分鐘提升10.5%。此前B站透露日活用戶已經超5000萬,而第一季度月均活躍用戶達2.23億,同比增長30%;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達2.09億,同比增長33%;月均付費用戶數達2050萬,整體付費率達到9.2%。

反觀,騰訊視頻方面的數據,第一季度視頻付費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12%至1.25億。截至一季度末,愛奇藝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53億。而公開數據顯示,優酷付費用戶規模尚未達到1億。

從用戶人數對比上來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44億,這半壁江山都是短視頻給打下來的。而短視頻真正實現突破的,可能還是用戶時長方面。短視頻用戶時長連年增長,並且在商業化方面佔據了不少優勢

騰訊視頻內部人士透露,目前短視頻平臺的崛起也影響了廣告主的選擇。不論是長視頻還是短視頻實際上都是在搶奪用戶的時間,用戶每天的時間就那麼多,這個平臺多了,自然別的平臺就少了。

4月騰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最大的調整也是在視頻領域,PCG組建了“在線視頻BU”,整合了騰訊視頻、微視、應用寶業務,繼續發力視頻賽道。騰訊內部人士也表示,短視頻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威脅了廣告業務方面的發展。據騰訊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網絡廣告業務同比增長23%至218億元。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27%至185億元。媒體廣告收入增長7%至33億元。相較於去年第一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同比增長32%至人民幣177.13億元的成績而言,同比增速放緩不少。

愛奇藝第一季度則顯示運營虧損10億元,可以看到自2019年開始,愛奇藝的會員增速劇烈下滑,日、月活躍人數也在下降,分析其原因,一是愛奇藝內容長期吸引力不足,二是源於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對長視頻平臺用戶時長的蠶食。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短視頻時長份額達到19.5%,遠高於在線視頻的7.2%。而短視頻行業的廣告收入增長近30%,超出了愛優騰組成的長視頻陣營。

因此,也不難理解2021年以來,長視頻平臺幾次聯盟向短視頻平臺開炮。今年4月,“愛優騰”就聯合了70家影視製作公司和500影視工作者聯合聲討短視頻平臺侵權,聲稱要追責後者用盜版資源製作的影視切條和二次創作內容。國家版權局、國家電影局等監管部門也先後表態,將嚴打“XX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短視頻追劇”等侵權行爲。

此次在網絡視聽大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的發言,更是將抨擊上了一個價值。“因爲個性化分發實在太厲害了,你喜歡豬食,你看到的全都是豬食,沒有別的。”“非常反智、低俗的娛樂消費品,真的是迅速地就把一代人的審美品位拉下去了。”

作爲“帶頭大哥”的騰訊這次忍不住了,公開討伐。不過騰訊與字節跳動的明爭暗鬥由來已久,從騰訊的天天快報來打壓字節的今日頭條,又從重啓微視、打造視頻號來搶佔抖音的短視頻份額,而作爲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護航者——微信,則充當了最後的防禦陣地,因此字節此次回擊騰訊“豬食論”的時候,劍指微信的壟斷。

字節跳動迴應說,“在過去三年時間裡,騰訊還以各種方式屏蔽、封禁、污名化短視頻同行,對字節跳動旗下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封禁持續三年,波及用戶總量超10億。直到現在,由於微信的封禁,每天仍有超過4900萬人次主動分享抖音至微信/QQ時受阻。”

但事實上,騰訊及其他長視頻平臺對字節等短視頻平臺的抨擊不無道理,目前在抖音、快手和B站等UGC內容平臺上,通過“短視頻追劇”已經是常事,創作者通過各種影視片段的簡介並配以解說,最後形成自己獨創的精華CUT內容,司空見慣。

抖音方面此前曾有迴應,稱在打擊各種形式的版權侵權行爲,但是快手和B站並沒有迴應。目前在中短視頻平臺上並沒有看到該類型賬號的收斂和整治。

版權問題有無最優解?

《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網絡視聽應用顯示出陪伴性特徵。

據調查數據顯示,50%左右的用戶每天看短視頻、綜合視頻的時長在1小時以上,20%的用戶使用時長在2小時以上。而過去一年內,每天都看短視頻的用戶佔比由60.4%降至53.5%,下降了6.9個百分點,用戶對短視頻的使用頻率有所縮減。與此同時,綜合視頻平臺用戶數據呈現微弱平衡性

看起來,長短視頻各有發展優勢。比如長視頻的IP優勢,製作優勢,可以大力發揚。但是目前短視頻發展趨勢,則呈現出來勢如破竹的狀態。該報告也顯示出,網絡視聽行業中短視頻市場規模比長視頻等市場規模多出一倍,在用戶規模方面短視頻用戶也達到了8.73億。

騰訊視頻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所有長視頻平臺都在轉型做長短視頻的轉型,對長視頻來說,製作成本高昂,對用戶長期吸引力不夠,並且缺乏長效多元變現方式,已經是長期以來被詬病的問題。

騰訊在4月的改革,也將騰訊視頻與微視團隊合併,在升級推薦算法,並通過改編長視頻庫的作品,豐富短視頻內容。另外一款涉足短視頻的產品,微信的視頻號,則是通過好友推薦和算法交叉來進行內容庫的構建。微信視頻號希望以此避免中腰和底層創作者沒有流量的弊端。張小龍在微信10週年之夜提到,兩者比例應該是2:10。但目前視頻號還處於探索期

騰訊聯合視頻平臺和影視行業對短視頻平臺進行抨擊,其實也是在爲自身內容庫來做資源儲備。但是涉及到版權問題,到底有無最優解?目前在法律法規層面,也有模糊地帶,並不能十分清晰地認定諸多侵權行爲。

但是多位法律內人士對本站科技記者表示,短視頻盜版侵權(包括視頻直播),這是不容爭辯的法律事實。此前在多次判決中也佐證了該法條,2021年5月7日,因侵犯了遊戲王者榮耀》的版權,抖音火山版賠了騰訊800萬。判決書上明確顯示,抖音火山版存在以底薪、獎金等方式引誘和鼓勵用戶在抖音火山版上進行《王者榮耀》直播,並和用戶就遊戲打賞進行分成,此舉侵犯了《王者》榮耀的著作權。

不具名人士稱,短視頻平臺其實具有很大責任,在內部討論之時,有人抨擊到短視頻平臺用流量算法來支持侵權盜版。當然也基於客觀原因:“技術發展太快,政策法律其實很難跟上,國外也沒有能夠可參考的處理方式。”

不過在行業層面,該認識透露,事實上官方和業界比較認可的方式是通過一箇中立的第三方,將版權管理起來,按照使用來分配,“短視頻用多少版權,就要給到長視頻平臺相應的費用,把責任下沉到平臺。”

但其中也涉及到很多問題,比如短視頻的作品如果是個解說作品,到底哪些是原創,哪些是侵權,這中間有很多難題需要界定。“權利和責任的劃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弄清楚的。”業內人士稱,“但是流量下滑太厲害了,長視頻平臺也許遲早有一天會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