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較早 新北雙和區屋齡逾30年建物約17萬棟

民國60年代後期雙和生活圈建築分佈圖。(中和地政事務所提供)

雙和房屋建築年代分佈圖。(中和地政事務所提供)

北市中和地政事務所統計雙和地區屋齡逾30年建物約17萬棟爲新北市最高,而未來10年更有24萬棟逾30年,經該所統計資料後發現,永和區秀朗裡、福林裡中和區的廟美里、復興裡及文元裡則是老屋較聚集的地區。

中和地政事務所主任陳素霞表示,中、永和區與北市僅一水之隔,早期即爲中南部民衆北上謀求發展時的聚居地。60年代初期,中正橋拓寬福和橋興建完成,雙和地區與北市往返交通更趨便利而邁入建築發展高峰,發展地區以永和生活圈及中和早期發展之枋寮廟口商圈、隨礦業發展的南勢角生活圈、應工業興起的積穗員山路生活圈等地爲主,至80年代已興建達17萬棟建物,建築面積遍佈中、永和地區,雙和城市面貌大致底定

隨着時間流逝,80年代的建物也隨之變成屋齡30年的老屋,在興建當時尚屬新穎的建物,如今看來已不符現代人使用需求,諸如缺乏安全及消防設備電梯設備等,亟待更新。因此,該所配合市府推動「都更三箭」政策,將建物登記資料建築完成日期結合坐落基地繪製雙和房屋建築年代分佈圖,可看出屋齡逾30年建物(80年代以前)幾乎涵蓋整個雙和地區,經與行政裡別比對後,老屋聚集較多的裡前幾名分別是永和國中附近的秀朗裡、福林裡,中和區公所旁的廟美里及鄰近捷運景安站的復興裡,還有積穗國小周邊的文元裡,建物型態皆以公寓爲主。

陳主任進一步表示,雙和爲早期開發城市,期望藉由都市更新帶動老屋重建,打造安全煥然一新的都市景觀刻不容緩,但推動都市更新需尋求屋主同意,爲因應在地民衆諮詢都更需求,該所邀請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派駐培訓合格都市更新推動師,於每週三至五下午2時至5時在該所1樓大廳提供都更專業諮詢服務,歡迎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