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地價調漲爭議解除買氣回籠 華固新天地剩約100戶待售

▲華固新天地住宅區僅剩約百戶未售出。(圖/記者陳韋帆攝)

記者陳韋帆/臺北報導

國產署首件與民間合作活化國有土地」,包含「地上權案華固新天地」與「財政園區」,其中財政園區今天(18日)正式揭幕,財政部也順利喬遷。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升表示,去年受公告地價調漲影響曾遭退屋潮的「華固新天地」,因爲爭議解除,總戶數306戶的住宅區,今年已再賣出100戶,僅剩百戶待出售

華固建設於2013年與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簽訂景美財訓所開發案合約,以13.88億元拿下公司首筆地上權案,承攬建造三棟財政部新大樓,以及五棟「華固新天地」大樓;華固董事長榮昌表示,華固過去都在臺北精華區蓋高級住宅,比較少興建小坪數產品,而「華固新天地」則以中小坪數爲主,規劃三房、兩房、一房一廳產品。

去年受到公告地價調漲影響,導致「華固新天地」地租漲幅過大,爲維護住戶權益,華固建設與財政部國產署進行仲裁調解,也成爲「首宗」適用舊制勝訴案件。國產署表示,「華固新天地」住戶今年開始適用新制,每年需繳納3.5%地租,其中2.5%是依照2013年的公告地價計算,「固定」70年內都不會變動。另外,1%則是隨着每兩年調整一次的公告地價「浮動」計算,這1%其實也就等同於一般房屋地價稅概念,「華固新天地」高地租爭議解套後,買氣也逐漸回籠。

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升指出,去年退屋潮造成約200戶的餘屋,不過因爲爭議解決後,截止今年6月爲止,已售出約100戶;他說,目前購屋族羣結構,包括退休、置產首購族,其中有3成的買主未動用貸款

洪嘉升表示,目前「華固新天地」的地使用權還有65年,合作銀行爲「兆豐商銀」,可貸款房價7成,並採取銀行約2%利率平轉方式;其餘3成部分,購屋客還可選擇20%自備款與10%公司貸。他說,以目前成交單價約39萬,位於羅斯福路精華地段又近捷運站,對於年輕人來說,應該是比郊區購屋更好的選擇。

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分析,地上權住宅和國人土斯有財的觀念背道而馳,購屋人若想搶進,應該以自住爲主要考量,因爲隨着房屋年限拉長,價值也逐漸降低,此外,若地上權住宅非位於精華區,加上地租成本可能逐年調高,出租投報率不一定會較高,建議購屋人出手前,先思考居住習慣

▲新天地擁700坪綠地廣場。(圖/記者陳韋帆攝)

游泳池落地窗相連。(圖/記者陳韋帆攝)

▲游泳池內還有兒童池與烤箱。(圖/記者陳韋帆攝)

使用率最高的公設就是KTV交誼廳。(圖/記者陳韋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