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掌握2024年全球經濟局勢的三大變數

觀察2024年中國經濟的動能,從近日人民幣回升、資金迴流、上海深圳股價都在低點等跡象來判斷,只要能夠守住股市,中國經濟觸底回升將可以預期。圖/新華社

時序接近年底,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對2024年的景氣進行推估,作爲明年業務攻守的依據,相較於過去幾年,2024年應該是透明度比較高、主旋律清晰的一年,主要的變數有三個:第一是中國大陸的景氣、第二是美元利率下降的速度與幅度,第三則是從年初到年底幾乎每月都有的各國重大選舉。

美國標普500指數上週周線連續第六週上漲,創下2019年11月以來的最佳表現,全球主要股市也跟着雨露均沾,11月大漲的股市進入延長賽。投資人似乎對2024年的經濟前景投下贊成票,拉擡股票爲明年企業獲利回升提早佈局。

然而中港股市卻斯人獨憔悴,香港恆生指數從年初至今下跌超過17%,如果與今年元月的高點22,700.85點相較,跌幅更重達28.8%;民營企業比重較高的深圳股市跌幅與香港相近;上海股市以國企爲主,獲得政府強力護盤,年初至今下跌3.87%,算是災情相較輕的。中港股市的表現說明了大陸經濟處於重大轉型期,以及國務院總理李強正在全力穩盤的努力。

上週穆迪(Moody's)信用評等公司一口氣調降了大陸、香港、澳門及多家中國龍頭企業的展望爲負面,被西方媒體大肆宣揚,其實信評通常是落後指標,大陸房地產開發商壓力的高峰在今年6月,之後國務院與相關部會推出一連串的因應措施,人民銀行也持續進行寬鬆貨幣操作,再加上財政部針對地方政府推出金額巨大的各級政府債券借新還舊政策,大陸經濟基本上已挺過高危險期,進入療養期。

許多華爾街分析師對「企業去庫存」發表樂觀的看法,認爲COVID後期供應鏈壅塞造成的庫存泡沫已清理告一段落,2024年將要迎來新的成長動能。不過,「新的成長動能」則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一個簡單的問題:美中歐日四大經濟體,美國面臨軟着陸、歐洲遲滯不前、日本幾乎零成長、如果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還需要時間來調養,那麼,全球新的增長動能到底要從何而來?

北京政府在房地產與股票市場兩大經濟支柱上的政策非常明確,房地產行業需要清理、保交樓、避免拖累金融體系、同時轉爲新加坡式的雙軌制,達到習近平揭示的「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而股票市場則不只力圖求穩,更要成爲人民資產增值的火車頭,前提是護盤、拉擡股市的同時,要避免貪腐內線交易的問題。

因此,觀察2024年中國經濟的動能,中港股市應該是個有效的指標,而從近日人民幣回升、資金迴流、上海深圳股價又都在低點等跡象來判斷,只要能夠守住股市,中國經濟觸底回升將可以預期。

至於美國景氣榮枯最大的指標,當然就是聯準會(Fed)回頭調降利率的幅度與速度,雖然市場樂觀指向2024年中開始降息、全年降息一個百分點,不過,美國失業率維持在4%左右的充分就業水準,還有4%的薪資增長,通膨率就算緩步下降,恐難回到2%的目標區。Fed的聯邦資金利率目前在5.25%~5.5%,通膨率是3.5%,亦即實質利率爲1.75%~2%,如果2024年的通膨率回到3%,Fed能夠調降利率的空間只有0.5個百分點,而不是一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目前市場存在過度樂觀的預期,除非美國失業率回升、或是突發事件讓物價下跌,實際上美元利率的降幅可能不會太多,而指標的10年期國債利率就只能在3.7%至4.7%的區間波動。關鍵點在美國經歷這波高利率的考驗,各項經濟指標都維持強健,除非有意外,Fed沒有大幅降息的理由,美元利率的僵固性將會維持一段時期。

2024年另一個重大變數在政治,元月臺灣總統大選、2月印尼總統大選、接着有南韓國會改選、日本也可能有更換首相的國會大選、印度總理莫迪在5月要爭取第三個任期、接着有英國、歐洲議會的改選、一直到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幾乎每個月都有重大的選舉。通常遇到選舉年,執政黨都會盡量採取寬鬆的政策,但是2024年有濃厚的「換人做做看」氣氛,除了印度的莫迪,其他各國的執政黨都面臨強大的政黨輪替壓力,面臨大選前的經濟不確定性,是無法逃避的變數。

不過,人工智慧(AI)的突飛猛進則是大家都應該抓住的機運,谷歌與超微(AMD)日前同日發表最尖端的AI軟硬體新產品,挑戰OpenAI與輝達(NVIDIA),超微執行長蘇姿豐預估AI的市場年增率將達70%,能夠及早熟悉並且善用AI工具的企業,將會是市場的贏家,不論景氣榮枯,AI相關產品與服務都會是最大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