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料理在我家研習 魏嘉賢:客家勤儉展現在飲食文化

花蓮公所開辦「HaKKa料理在我家」客家料理人才培訓班,花蓮市長魏嘉賢前往爲學員加油打氣。(圖/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開辦「HaKKa料理在我家」客家料理人才培訓班,研習期間自6月8日至29日止,花蓮市公所聘請有豐富教學經歷邱春蓮老師指導,這場培訓研習有28名學員參加,市長魏嘉賢22日前往探班,爲學員們加油打氣,他說,家人勤奮淳樸、熱情好客,他們的勤儉風格飲食文化中表露無遺。

在烹飪教室裡,學員們跟着老師的指導,備好食材,依着料理過程將食材投入冒着熱油的鍋裡,教室瞬間充滿着陣陣香味,由於正值中午用餐時段,讓人飢腸轆轆。市公所客家行政事務所長美惠說,22日的料理內容除了有老菜脯雞湯鳳梨木耳及客家小炒外,邱老師還特別拿出她的拿手料理,有客家乳腐肉、牛汶水菜包等多項。

魏嘉賢偕同謝美惠所長到社區大學烹飪教室,爲學員們加油打氣,並邀請市代會也共襄盛舉,包括主席蘇美珠,市民代表謝宜萱、黃達祥胡仁順洪士閔、許願神、韓林梅李振瑋、李正文平島部定等多人也到場品嚐學員們親做的客家美食

看着學員們認真炒菜,魏嘉賢頻頻給予他們肯定,他說,近年來,臺灣人飲食習慣漸漸西化,以至於在一般家庭裡已經很難得能吃到傳統的客家菜餚,想吃到正統的客家美食料理也只能夠到客家餐館享用。

魏嘉賢說,市公所與客家委員會積極推動客家文化,特別在客家飲食方面,藉由這次的「HaKKa料理在我家」客家料理人才培訓班,將原汁原味客家菜餚及樸實自然的客家米食推廣至家庭裡,期望把傳統的客家飲食文化繼續傳承及保留原有的風味,進而帶動「客家美食在我家」的風潮

28名學員,年齡最輕的是20歲,最大的將近70歲,學員們報名參加客家料理人才培訓,有些人想讓自己擁有一技之長,未來考慮開一間客家餐飲小吃,有些則是想和家人分享道地的客家美食。

指導老師邱春蓮則表示,傳統的客家三餐,主食米飯之外,也利用稻米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米食點心和粄食品。早期爲了配合頻繁的遷徒及保存食物與多元利用,勤儉的客家人發明出各式各樣的醃漬品,從蔬菜魚肉醬料紅曲、乾燥食材等將客家醬缸文化的香醇發揮極至,像是菜脯、鹹菜乾等就是客家人常吃的食品,也創造了獨特的客家飲食文化特色

另外,客家菜的特色是沒有太多工序人工調味,樸實、簡單、傳統,邱春蓮說,客家料理的食材或客家醃漬品及烹飪技巧,完全取自天然,所以不會有食安問題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