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9年募資千億 Airbnb想做Uber做不到的事

圖、文/今週刊

新創短租龍頭Airbnb近一年來,與法規部門溝通態度趨軟,主動爲政府提出各種解決方法,背後的操盤手,竟是美國民主黨危機處理專家,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

近年,新創短租龍頭Airbnb旋風般橫掃全球,與近來火紅的Uber一樣,破壞式創新的經營模式,衝撞了各國現有產業、管理法規。不同的是,Airbnb有危機處理老將克里斯.勒漢(Chris Lehane)加入,他的溝通本領,讓Airbnb與政府對話的態度從最初的劍拔弩張,到15年年末,姿態明顯逐漸放軟,主動遞出橄欖枝,不再兵戎相見。

他的溝通展現在:15年12月,Airbnb和紐奧良、倫敦及阿姆斯特丹城市達成協議,願意分享數據、減少年短租天數及推動房東合法註冊等方式,退讓了好大一步。

甚至,各國政府面對新時代的科技平臺手足無措,不懂如何制定應對政策時,Airbnb也「開班授課」,發佈「政策工具箱報告,從稅務社區影響、資訊透明度及隱私、法規註冊等領域,一一提出Airbnb與政府合作的可能性,還列出合作愉快的全球140個城市。

推共享經濟,藉社羣力量重建信任

該報告如同爲共享經濟樹立新的政策溝通典範,宣示Airbnb基於互利立場,謙卑、謙卑再謙卑。這些都發生在短短一年內,Airbnb政策溝通能有進展,背後都有全球副總裁勒漢指揮的影子

15年8月加入Airbnb的勒漢,有着與住宿旅遊大相逕庭經歷:他是美國政界公關專家、民主黨親密戰友,曾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身陷白水門、陸文斯基醜聞風暴時,最佳救援操盤手,也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2000年參選總統的核心幕僚,被美國《新聞週刊》譽爲災難處理專家(Master of Disaster),他把自己的選戰經歷當成素材,拍成獨立電影《選戰風暴》,還自兼編劇製片

新年伊始,馳騁政界的危機處理老將來臺訪問,接受《今週刊》專訪時,談到加入原因,強調認可Airbnb代表的民主精神,以及千禧世代的旅遊商機

「共享經濟就是分享勞力與資產,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真正的民主化。」勒漢十分驚豔於Airbnb可以改善收入不平等問題;並「在信任逐漸毀壞的當代社會,透過社羣重建信任並連結人際,透過共享,帶動旅遊住宿的永續發展。」乍聽很官腔,深入究柢,背後不乏追求平等的自由派精神。

現年四十九歲的勒漢,顯然認爲Airbnb與現今20至30歲出頭的千禧世代,所重視的網路分享精神如出一轍。如今Airbnb的房源分佈廣大,比連鎖飯店、一般旅館更能提供旅宿服務,房東社羣更可藉由平臺串聯在地資源,推廣景點,把網路的分享精神,轉化成爲旅遊住宿的商業模式

勒漢現階段工作,做的仍是他最擅長的事情:溝通。只是過去,他幫政府官員「善後」,如今他則站在業者角度與政府溝通,讓官員瞭解新觀念,並組織社羣、提出倡議,「其實和政治選戰的宣傳策略很像。」對他來說,在Airbnb工作與政界經驗相去不遠,「都是透過社羣宣傳讓世界更好的重要理念。」

(閱讀全文…)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046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到府機場接送500元有找 推出2個月破萬人共乘 臺灣祭出重罰 Uber還玩得下去? 賠3億到賺回股本 痞客邦苦熬10年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