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揆拍板閒置工業地「先罰後賣」 業者:缺地不能只靠罰

行政院長賴清德拍板,將工業閒置土地強制拍賣條款納入產創條例修正草案。(圖/業者提供) 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賴清德19日與民進黨立委進行便當會,拍板產創條例修正草案增訂工業區閒置土地強制拍賣的條款。對此,業者認爲,缺地不能只靠罰,即使現在有了新的罰則方式,但政府如何徹底執行開罰與強制拍賣也是一大問題。業者則點出,缺地的根本來自於工業資源配置的不公平。工業區閒置土地強制拍賣條款,主要是工業區土地取得所有權三年未完成建廠,皆視爲閒置土地,而政府通知後兩年內沒完成使用,將先處以土地公告現值百分之10以下罰鍰;一個月內未改善,則啓動強制拍賣程序

對此,德天國際地產總經理田揚名錶示,閒置工業地的業主並非全部都是爲了套利投資,許多是興辦工業人購地之後發現開發時機不如預期,只好等待景氣時局再擴廠。田揚名指出,事實上很多報編的工業區,因爲地處偏遠,區位不佳,勞動力產業鏈資源缺乏,導致興辦工業人考慮之後,發現設廠風險太大,「真的設下去馬上變成錢坑」,因此如何公平分配工業資源,縮短偏遠工業區與都市計劃工業區的差距、區位及價格纔是買方考量的主要因素

田揚名認爲,政府若開罰下去,可以預料會先處分的,一定是區位地點較差的工業地,而區位較佳的工業地可能還是會不急着在2年緩衝期脫手,如果真的進入強拍,業者屆時再規劃建照或出租來解圍。

業者認爲,工業地管制如果只有鞭子沒有蘿蔔,只開罰而未深入瞭解爲何閒置的背後原因,若單純只有罰則恐怕會引發產業出走,對於臺灣未來經濟發展似乎沒有助益